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目前,鹽城檢驗檢疫局擁有***生態農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和***水生動物檢測重點實驗室兩家***重點檢測實驗室。如何才能打造出***檢測實驗室?
“生命線”——檢測能力
檢測結論不引起國外官方和客戶、工廠以及外貿企業異議和復議是檢驗檢疫執法的基本要求,量化數據的權威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是衡量重點而非區域性實驗室的關鍵指標,鹽城局在將ISO/IEC 17025的各種要素有機地融入實驗室具體檢測流程、檢測時限和檢測秩序,將兩個***重點實驗室設備、人員、空間和業務屬性細化,分別繪制組織機構圖和運轉流程示意圖上墻公示,檢測范圍、特點、優勢一目了然,企業送樣和委托服務知曉全流程。
“檢得出、檢得快、檢得準”是驗證檢測能力的生命線。內部知識更新模式應運而生,今年,鹽城局已成功舉辦5期“月度檢測講堂”,傾心搭建相同和類似檢測方法和領域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檢測領域相互融會貫通;檢測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是技術提升的必要保障,對實驗室進行標準化建設和投入近百萬元用于微生物無菌室等硬件改造,僅2015年,該局就派出10多人次赴北京、廣州和南京等地參加實驗室管理培訓、檢測新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項目擴項帶來檢測能力的增強,2015年至今陸續檢測出沙門菌9批次,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6批次,金黃色葡萄球菌15批次,弧菌22批次等,有效維護了重點敏感產品秩序。
近三年來,該局組織參加國內外**檢驗機構Fapas、CNAS能力驗證、測量審核和室間質評以及內部技能比武等以高頻次盲樣測試活動,結論均為滿意,2015年,在“鹽城市第七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鹽城選拔賽中,該局選手包攬“食品檢驗工”競賽前三名。
“指南針”——服務發展
市場化帶來了實驗室的一縷春風,更增添了整個檢測機構的活力。自2015年7月以來,鹽城局檢測中心接受地方食藥監部門委托,根據國家相關要求對鹽城市行政區域內銷售的食品進行市場抽驗,涉及樣品2542個、項目38191個,實現委托檢測收入近300萬元,這次抽驗檢測是實驗室**次涉及市場食品抽驗,也是對外開拓市場業務的有效嘗試。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每年的實驗室開放月都主動向企業員工、學校學生、政府干部和社會人士統一開放,宣傳檢測知識與技術,與企業負責人真誠交流,積*主動幫助企業規劃、設計實驗室并解決技術難題,對企業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以及產業鏈的升級提供服務,先后無償為30多家企業培訓60多名化驗員,在檢測標準、方法等技術上予以支持,大豐市某企業出口龍蝦仁中被檢出違禁物氯霉素,企業負責人向鹽城局求助,經排查推斷“罪魁禍首”系臨時招募剝殼農民使用的護手霜污染,流行病學調查和護膚霜送樣檢測證實了技術人員的判斷,困擾企業的問題得到解決并受到企業好評。
合作才能共贏,強強聯合發揮出巨大的效應,鹽城局主動出擊,積*與省內相關檢測機構探索合作新模式,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學習*新的檢測技術,進一步克服自身短板,提高檢測能力。2009年被江蘇局動植食中心列為鹽城分中心,實現資源共享;2016年3月,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動植食中心簽署建設與業務合作協議,學習港口檢驗檢疫及鑒定業務方面成熟的經驗做法。
構建現代檢驗檢測體系,檢測技術讓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持續強勁,促進出口農產品和水產品產業化,肩負起進出口岸食品安全責任是鹽城局永恒的追求與不變的使命。
“快車道”——技術人才
建好用好***重點實驗室并非輕而易舉,光有高、精、尖設備遠遠不夠,以人為本才是根本,近年來,該局先后培育的2名技術員被選聘為江蘇檢驗檢疫局食品專業委委員,4人入選第三層次學科帶頭人,實驗室團隊目前擁有2名博士、3名碩士、3名高工,他們學中干、干中學,邊實踐、邊摸索,為有限空間活力的迸發,走出了一條廣闊的創新之路。
依托技術實力和強大的硬件設備,按層次、多元化申報資助項目,近三年來,該局共獲得質檢總局立項6個,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個,江蘇局資助項目11個,鹽城市農業專項7個;《喹諾酮類藥物在淡水養殖魚類中的溯源及代謝動力學研究》等3個項目成果通過鑒定,《螺旋藻產品中重金屬來源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基于動物性農產品中抗生素殘留檢測的智能循環雙水相浮選體系的構建及應用研究》等重點實驗室項目也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具有挑戰性項目的申報立項,項目攻關后“國際**”“國際先進”等權威的鑒定結論令同類檢測同行刮目相看。
優秀人才發揮作用更需要優秀環境,該局始終堅持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的原則,關心幫助解決員工生活困難,大幅提高收入待遇,在職稱、評先、升職、培訓等方面予以傾斜。大家心系鹽城,迸發出強大的創造力和主動性,在大家的努力下,該局先后獲得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三等獎2項,江蘇局“科技興檢”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鹽城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鹽城市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2項,《水生動物飼料和水環境中硫丹和孔雀石綠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發明專利等一個個“高端”的自然科學獎項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