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蜂蜜作為老少皆宜的食品,蜂蜜產品的質量安全一直是消費者的關注的重點,近期《消費者報道》雜志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中糧山萃、汪氏、百花牌、冠生園、農大神蜂、寶生園等6款洋槐蜜,以及同仁堂和康維他2款麥盧卡蜂蜜。
檢測結果顯示,百花洋槐蜜和同仁堂麥盧卡蜂蜜均有摻雜糖漿,涉嫌造假。汪氏洋槐蜜菌落總數超標,寶生園延安刺槐蜜品質排名則靠后。據了解,中國曾經是蜂蜜產品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的國家,但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有摻假現象和化學污染現象的出現,許多產品因為化學污染超標而遭到退貨索賠,中國蜂蜜在國際上的信譽受到很大的沖擊。當時中國沒有自己的與國際接軌的蜂蜜真假鑒別和300多項農藥化學污染物檢測技術標準,出口的蜂蜜有時要送到國外去檢驗,昂貴的檢驗費用,冗長的檢驗時間,當檢驗結果返回時,往往又錯過了良好的商機,*后弄了個雞飛蛋打。
那么如何檢測蜂蜜才算安全呢?
國家質檢總局食品檢測首席研究員龐國芳認為,必須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蜂產品安全衛生檢測標準,這意味著要對蜂蜜真假鑒別和多達300多項農藥化學污染物進行檢測。為了保障中國蜂蜜的質量,打破“綠色貿易壁壘”,龐國芳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攻關。1998~2001年,龐國芳團隊對中國的27種純正單花蜂蜜和來自25個省130多家蜂蜜企業的12990個蜂蜜樣品進行普查,發現蜂蜜中的碳同位素比值在21.5~28.5之間,這成為鑒別蜂蜜是否摻假的重要依據。考慮到歐洲、美洲和日本是中國蜂蜜的主要出口市場,龐國芳針對這些國家和地區規定的300多項農用化學污染物檢測標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終建立了31項檢測技術國家標準,初步形成了中國蜂產品的安全衛生檢測技術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