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原料奶營養豐富,是人類理想的營養食品,但同時也是微生物的良好培養基,屬高危險性的食品原料,在眾多微生物污染中,嗜冷菌污染是影響原料奶保質期的主要因素。
上世紀90年代,對微生物快速、自動化檢測的研究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那些基于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免疫學技術、血清學技術的快速的、自動化的分析方法均可應用于對食品中的微生物的分離、前期檢測、特性研究及計數上。這其中大多數方法都適用于對奶制品的檢測。
國外對嗜冷菌檢測的標準方法很多,這些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檢測的時間也不斷地縮短。以國際乳品聯合會的檢測標準(IDF標準)為例,IDF Standard101A中嗜冷菌數的檢測方法為:在6.5℃條件下培養10d,計數;IDF Standard 132A中嗜冷菌數的檢測方法為:在21℃條件下培養25h,計數。這些標準方法的檢測時間很長,達不到工廠快速檢測的要求。
直接熒光過濾法
DEFT方法是對樣品中的活細胞進行計數的一種檢測方法。將樣品過濾,樣品中的微生物就被留在過濾器里。用吖啶橙著染后置于紫外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存活”的細胞被染成橘紅色,橘黃色或橘灰色,而“死亡”的細胞則被染成綠色的熒光。*后通過儀器對玻片上的細菌進行計數。
DEFT方法的缺點在于,對于測定樣品中含量很少的細菌,需要預先進行預培養以增加樣品中目標微生物的數量,這樣在檢測時,結果的精確度才高。而這個預培養的時間一般是很長的(24~48h或更長),而且在實踐中,樣品中的細菌量要在103~105個/ml時才會有很好的線性關系存在。再者這個方法需要儀器較昂貴。這些都是這個方法在工業應用上需要解決的問題。
電阻抗方法
電阻抗方法是通過測量微生物代謝引起的培養基電特性變化來測定樣品微生物含量的一種快速檢測方法。微生物在培養過程中,生理代謝作用使培養基中的電惰性物質激活。隨著微生物增長,培養基中電活性分子和離子逐漸取代了電惰性分子,使導電性增強,電阻抗降低。研究表明,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與微生物生長曲線非常相似。當微生物的起始數量不同時,出現指數增長期的時間也不同,通過建立二者之間的關系,就能通過檢測培養基電特性變化推演出微生物的原始菌量。
這個方法的缺點在于,對于現代工業有大量待測原料奶樣品的現狀來說,10~21h的檢測時間還是很長,限制了電阻抗法在工業上的推廣利用。
PCR-ELISA法
自從發明了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技術(PCR技術),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系列基于PCR技術來快速測定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新方法,如檢測牡蠣中的弧菌、軟質奶酪中的利斯特菌、原料乳中的梭菌等。這種檢測方法操作簡單、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是快速檢測食品微生物的一個重要方法。
流動血細胞法
流動血細胞法是一個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微生物分析方法,它可以通過各種參數對目標微生物進行一個快速的分析,而且分析量很大。這個方法是將樣品中所有的細菌都進行計數而不像標準平板計數法只對那些可以生長在培養基上的活細胞進行計數。因此,在檢測牛奶的微生物質量方面,流動血細胞法所得的結果更具有代表性。
酶聯免疫吸附技術
ELISA方法是基于酶反應的一種高特異性和高靈敏性的檢測方法,它可以從復雜的樣品體系中特異的與目標反應物結合,從而達到檢出的目的。
氨肽酶法
由于革蘭氏陰性嗜冷菌是冷藏原料奶中嗜冷菌主要的微生物類群,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pp.)占其中的絕大部分[33]。氨肽酶法就是利用革蘭氏陰性嗜冷菌細胞壁的氨肽酶活性進行檢測的。這種氨肽酶可以與特定的底物反應,即使細胞是完整的,反應也會進行。大多數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都具有這種酶,而且活性很高。在相同的條件下革蘭氏陽性細菌卻不能裂解底物或只表現出很弱的裂解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