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近期,據媒體報道,成都市民陳先生去年8月在宣稱“****個人二手車”、“259項全面檢測”、“排除重大事故”的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上購買了一輛二手車,但在今年1月無意中發現車的通風口有一些碎玻璃,隨后通過原車主提供的保險單查詢發現,該車在去年3月與行人碰撞并造成人員死亡,司機肇事逃逸后一個月投案,保險公司賠償死亡方11萬元。
號稱“****個人二手車”、“259項全面檢測”、“排除重大事故”的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上為何會出現“命案車”?是疏于檢測還是刻意瞞報車況?
可能性之一是,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在車輛上線交易前沒能檢測出車輛為“命案車”,而所謂的“259項全面檢測”的含金量惹人質疑。
在報道中,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所謂的259項檢測中有有相當部分屬于重復的檢測,檢測員僅借助手電筒和漆面檢測儀等簡單的工具對車輛進行了半個小時的檢測便對車輛做出了評估,“259項全面檢測”形同虛設,與網站宣傳存在巨大的差距。
目前,國內二手車行業普遍存在價格、車況、交易過程不透明等問題,這也導致用戶對二手車交易的信任度較低,絕大多數車主仍然會選擇將車拿到4S店置換、經朋友介紹賣給熟人,*壞則是賣個二手車車販子,而買主也更愿意從熟人手中購得二手車。
二手車電商誕生的初心是解決交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卻頻繁被曝出售兇車、調表車,二手車檢測員不專業,全面檢測形同虛設等負面新聞。瓜子二手車直賣網此次被曝售賣“兇車”,一方面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給消費者帶來財產和精神上的損失;另一方面,對瓜子二手車直賣網的形象也造成了不良影響,進一步來說,對整個二手車電商行業也是致命的,激化了行業的信任危機。
另外一種可能性便是,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了車輛為事故車,但是有可能為了銷售業績而隱瞞了車輛的真實情況,而這種做法在以往的二手車交易中也是很常見的。
另外還有有上海用戶就透露,瓜子二手車所謂的259項專業檢測其實是在成交后完成,當買家交了定金后,再拉回瓜子二手車公司復檢,且復檢全程也沒有上架進行檢驗,但這樣事故車上線概率就十分大,消費者如果發現問題為時已晚。
重塑消費者信任,業界普遍認為需要建立專業而統一的標準,二手車檢測評估第三方認證機構被寄予厚望。
對于二手車來說,在交易的過程中,主要問題是在于價格和車輛,而車輛真假信息的不透明使得行業亂象橫生,在缺乏專業二統一的標準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于二手車電商來說尤為重要。
“在二手車市場,由于信息不透明,加上二手車市場的亂象和消費者對于購買二手車缺乏專業的判斷,使多數消費者對二手車望而卻步,因而急需第三方的檢測、認證機構來對二手車進行評估,給予消費者保護。”車國網首席市場官黃修魯表示。
在成熟的二手車市場,第三方檢測評估結果是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車輛的主要參考依據。如美國的兩大權威二手車評估機構Edmunds和Kbb。而目前國內卻十分缺乏這樣的第三方機構。二手車電商出具的第三方檢測報告主要是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行”認證、牛車二手車網、德國檢測認證機構TUV NORD聯合上海恩梯基成立的TUV NORD NTA的第三方二手車檢測合資公司等進行合作,如車國網就是通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行”認證,在交易前期為出售二手車提供國家認證的標準化第三方檢測報告。
車源和檢測信息的透明是消費者建立信任的基礎。業內人士表示,“二手車電商行業亟待建立統一的標準,但是因為二手車一車一況的特殊性,統一的標準又很難形成,如果第三方平臺能夠對出售的二手車的售后服務進行背書,依然能夠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在國內,未來品牌二手車+第三方認證二手車模式會在國內二手車市場引起轟動,也會成為二手車領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優信拍執行總裁龐見維表示。
“對于二手車電商來說,重新洗牌在所難免,行業有必要借助權威的第三方檢測認證與售后質保模式,重新確立消費者的信心。”中國質檢協會汽車專委會委員王旭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