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近日,Marketsandmarkets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與法規影響分析》報告。報告指出,預計到2020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將超過7.9億美元(50億元人民幣), 2015年-2020年間,該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9%。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多個部門和機構發布的消息,我國未來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將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監測網點擴大到2870個,預計將拉動食品監測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50%。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在7450億元以上,檢測耗材年市場容量超過500億元。得益于市場的龐大需求,中國食品快速檢測設備行業發展迅猛,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大亮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到食品安全檢測領域。
據有關方面調研發現,我國食品行業的全產業鏈的監管,從監管方到企業方很多設備還沒有運轉起來,現在的年市場規模不足50億元。這其中,實驗室儀器設備及耗材約25億元,快檢儀器及耗材約10億元,第三方檢測量約15億元。
另外,從數字看,農業系統、質檢、食藥、衛計系統在全國設有24847家檢測機構。2013年,僅農業系統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310萬人次,年新增檢測機構和實驗室621個,而全國的檢測機構對食品和農產品出具的檢測報告達8500萬份,這樣測算下來,檢測儀器的年市場規模應該過千億元。在這樣的規模下,食品安全尚不完善,所以到2020年,實驗室和快檢儀器設備及耗材,加上第三方檢測的總量,應在萬億以上。
食品安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食品和農產品主要的安全問題主要是:
重金屬殘留問題;
農藥殘留問題;
獸藥殘留問題;
食源性致病菌問題;
真菌毒素問題;
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
我國檢測行業現狀
目前,我國有2.8萬余家檢驗檢測機構,每年出具3億多份檢驗檢測報告,服務產值逾1600億元。檢驗檢測已成為*具活力的新興服務業態之一,而我國已成為繼歐美之后世界第三大檢驗檢測市場。新版《食品安全法》已經頒布,10月開始實施,落實到抽檢監測項目上**嚴格,食品檢測儀器市場也將迎來增長期。
檢驗檢測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質量基礎,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組織的2014年度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調查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擁有檢驗檢測服務從業人員87萬人,各類儀器設備400萬臺套,固定資產原值3343億元;從檢驗檢測機構屬性來看,企業單位15899家,比2013年底多23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