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分子印跡技術將各種生物大分子從凝膠轉移到一種固定基質上的過程稱為印跡技術(blotting),屬于食品新的檢測技術或樣品預處理方法。
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過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模板分子與功能單體通過共價鍵或非共價鍵結合產生功能團和空間結構互補的相互作用,形成配合物;第二,在過量交聯劑的存在下,引發聚合,使模板分子-功能單體配合物周圍發生聚合反應,形成高度交聯的具有一定機械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第三,除去模板分子,得到功能團和空間結構與模板分子互補的分子印跡聚合物。
分子印跡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1.在固相萃取領域的應用
在樣品前處理過程中,傳統的固相萃取吸附劑與萃取物之間沒有特異性,在萃取和洗脫條件難于掌握。分子印跡合成的聚合物是按照模板分子定做的,可以特異性地識別萃取物,而且制取方法簡單,性質穩定,環境適應條件強。因此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固相萃取吸附劑上。
2.在膜分離領域的應用
分子印跡膜(MIM )的研究*早始于20世紀90年代,是一種結合了微孔篩分作用和分子印跡特異性吸附能力的膜。除了篩分作用外,由于膜對目標分子的特異性吸附及由此而來的對擴散通道更高的接近能力,因此MIM能傳輸特定的底物分子,可將膜分離的可連續化操作特點與MIT相結合。這種分離膜具有處理量大、易放大的特點,而且對目標分子的特異吸附具有高選擇性、高收率的優點,是目前*有應用前景的一種膜技術。
3.在傳感技術領域的應用
傳感器通常是指由敏感部件與轉化器緊密配合,對特定物質具有選擇性和可逆響應的分析裝置。傳感器的敏感層與復雜樣品中特定的目標分析物之間的識別反應會產生一些物理學信號的變化,再通過效應器轉換成第二信號,用于物質的檢測。與傳統的檢測方法相比,傳感器檢測技術具有選擇性好、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線檢測等優點,是食品安全檢測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分子印跡聚合物用作傳感器的敏感材料是MIT的一個重要的方面。由于分子印跡聚合物具有耐高溫、高壓、酸、堿和有機溶劑,不易被生物降解破壞,可多次重復使用,易于保存等優點,而且較生物材料易得,可用標準化學方法合成出來,分子印跡聚合物將有希望成為取代生物敏感材料的理想替代品。
4.在免疫分析技術領域的應用
分子印跡免疫吸附檢測技術在國外有少量的相關研究報道,已被用于藥物、殺蟲劑、皮質類固醇、激素等的檢測。Andrsson及其合作者還將其直接用于稀釋血漿中的檢測,Andersson等用分子印跡聚合物來模擬抗體的結合位,分析血液中藥物的濃度。所得結果與用免疫分析得到的結果比較,表明分子印跡聚合物具有同抗體相似的選擇性結合能力和交叉反應分布,且性能穩定、易制備。Surugiu等**使用煙草過氧化物酶(Top)作為標記物建立了2,4-二氯苯氧基乙酸(2, 4-D,除草劑)的分子印跡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方法。并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分子聚合物微球(SMIPs),在水溶液中對2,4-D進行吸附。比較了兩種探針的靈敏度。用比色和化學發光法分別進行免疫測定,分析質量濃度范圍分別為40 mg/L~600 mg/L和1 mg/L~20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