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正面包裝標識為“面巾紙”,產品名稱又標明為“衛生紙”,玄機何在?
3月14日,上海市質監局執法人員前往該市部分紙巾銷售場所、生產廠家開展執法檢查。在一家紙巾廠家,執法人員扣押了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20余萬包“面巾紙”,并告訴記者,如果消費者用這些衛生紙冒充的“面巾紙”擦拭,長時間接觸口腔等部位,會損害健康。
衛生紙冒充面巾紙,用來擦嘴隱患大
執法人員在檢查磚橋貿易城的紙巾商家。
3月14日上午10點30分許,上海市質監局執法人員來到莘磚公路上的磚橋貿易城,對該貿易城內經銷紙巾的商家進行突擊檢查。
在一家名為浦興百貨的商家內,執法人員發現大量“知名品牌”抽式紙巾,價格卻很便宜,一包不足一元錢。一款正面包裝標識為“清風”品牌的抽式面巾紙,乍一看誤讓人以為是知名紙巾品牌“清風紙巾”,但其背面的產品名稱卻露出了馬腳,顯示為“三青鳳抽取式面巾紙”。而另一款與“清風紙巾”包裝相似的紙巾標識為“清颯”,不特別注意的話,很容易與正牌“清風紙巾”搞混淆。
傍“清風紙巾”的“三清鳳面巾紙”,執行標準卻按照衛生紙標準。
執法人員進一步發現,這些傍**的面巾紙還“大有問題”。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執法總隊三支隊執法人員凌云以“三青鳳面巾紙”為例向記者指出,這款紙巾雖然產品名稱為“面巾紙”,但其標識的產品執行標準“GB20810”為衛生紙的執行標準。真正的面巾紙執行標準為“GB/T 20808”。
“相較于面巾紙,衛生紙的執行標準很低,比如衛生紙可以添加回收料、熒光劑,而面巾紙則不行。生產廠家為了混淆視聽,用質量較差的衛生紙冒充面巾紙,故意張冠李戴執行標準,這樣可以在執行標準上降低要求、節約生產成本。”凌云說。
一同參與當天執法的上海質檢院專家徐振華進一步解釋說,在微生物數量方面,衛生紙的執行標準中只要求衛生紙的大腸菌落總數小于600,而面巾紙則要求小于200,后者要求更高。同時,在真菌數量方面,衛生紙的執行標準中沒有這方面要求,而面巾紙要求真菌數量小于100。“衛生紙的執行標準表明其不能用來擦嘴,但是消費者往往被這些執行衛生紙標準的紙巾包裝所誤導買來當做面巾紙,衛生狀況安全隱患較大。”徐振華說。
執法人員還發現,這款“三青鳳面巾紙”所標注的“位于崇明縣港沿鎮港沿公路1011號”的生產廠家“上海崇明縣鑫宇紙制品廠”,其實是不存在的。“根據我們對涉事廠家的工商信息查詢排摸,這款紙巾的廠名廠址是假的。”執法人員表示,要根據經銷商提供的廠家聯系電話,進一步溯源其生產廠家是否涉嫌違法生產。
執法人員扣押20余萬包問題面巾紙
根據經銷商家提供的供貨單,執法人員來到了位于新莊路上的一處紙巾生產廠家。
某紙巾生產廠家的流水線。
在其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了兩條專業抽取式紙巾自動包裝生產線,其成品與市面上熱銷的抽取式面巾紙外觀相似,產品名稱一欄里標注名稱為“抽取式衛生紙”,執行標準則顯示的是“GB/T20808”,即面巾紙標準。
該廠老板稱:“我寫的很明確是衛生紙,不是面巾紙。至于寫的執行標準,我不知道這個是什么標準,就是根據市面上的包裝隨便印的。”老板透露,這樣一款“衛生紙”一提8包,給經銷商的價格為5元,主要流通到附近的貿易批發市場。
隨后,一同參與執法的專家用該廠家生產的疑似面巾紙的“衛生紙”與市場上的品牌紙巾做實驗。專家分別抽取了一張該廠生產的“紙巾”和一張正規渠道購買的紙巾,在熒光筆的照射下,前者反射出藍光,后者則反射出正常的白光。專家解釋稱,這說明該廠生產的紙巾很有可能添加了熒光增白劑、漂白助劑等化工原料。
接著,專家又分別燃燒了這兩張紙,從灰燼的體積來看,該廠生產的紙巾殘留物更大,“這說明其灰分更多,很可能添加了其他回收料,衛生消毒不合格的話其細菌含量會超標。”
記者在該廠的倉庫內看到,其生產包裝成面巾紙模樣的紙巾一摞一摞疊放,數量巨大。根據這家廠商提供的銷售單來看,除了流通到貿易批發市場進行銷售,部分紙巾還流向餐飲企業。專家表示,如果消費者用這樣的紙巾作面巾紙擦拭,長時間接觸口腔等部位,會損害健康。
上海質監部門表示,執法人員已對現場涉嫌存在質量問題的餐巾紙進行抽樣送檢,涉案數量達30萬包,并對部分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20余萬包產品予以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