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兒童面粉、兒童醬油、兒童榨菜……隨著食品安全越來越受重視,打著“親情牌”的各種“兒童專用”食品逐漸走紅。但這些“兒童食品”究竟可不可信呢?全國政協委員彭靜今年的提案就是圍繞這個話題所展開的。
“市場上標榜的兒童食品與普通食品差別并不大。”經過前期的大量調研,彭靜了解到,目前我國針對兒童食品的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較為有限,現有關于兒童食品安全標準的使用對象都在3周歲以下,對于3周歲以上的低齡兒童,還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標準,更沒有明確的兒童食品概念。所以,目前市場上很多標榜著“兒童專用”的食品大都有名無實。
日前,彭靜正式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盡快完善兒童食品安全標準保障兒童食品安全》的提案。在提案中,她建議,相關部門要盡快對現行的兒童食品標準進行清理、修改和完善,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采用不同的標準,量身定做兒童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特別是嚴格限制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和劑量,杜絕兒童食品中農藥殘留,抗生素、激素、重金屬含量超標。通過制定和實施更加嚴格的法律規定和標準規范,引導和鼓勵行業企業生產和研發更多質量安全、營養均衡的兒童食品。
“一些兒童食品廠家,為了刺激兒童的消費欲望,在生產中還人為添加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劑等添加劑,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彭靜表示,特別是在制定食品添加劑標準的時候,通常是以60公斤成人為標準制定的,而兒童的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排解能力差,按照成年人的標準攝入添加劑,將給兒童健康帶來風險。
彭靜還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要求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在產品外包裝或說明中履行提示義務。除明確標注食品配料表、營養成分和能量值等情況外,如果生產的食品主要針對兒童,還應通過標簽說明是否含有添加劑,添加劑的劑量及安全等級。*好按每公斤體重標注每天推薦食用限量,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無論對兒童食品安全實施多嚴格的監管都不為過。”彭靜建議,通過重罰來警示兒童食品安全犯罪。對違反兒童食品監管法律法規的行為,要依法按上限實施嚴懲,使那些不良食品企業和個人不敢冒違法的風險。相關部門要加強源頭監管,建立健全聯合執法的有效機制,將聯合執法貫穿生產加工、質量檢驗、市場流通、重點查處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