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食品防腐劑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況下抑制*易腐敗作用的發生,特別是在一般滅菌作用不充分時仍具有持續性的效果。對纖維和木材的防腐用礦油、煤焦油、丹寧,對生物標本用甲醛、升汞、甲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或香脂類樹脂。
食品防腐劑苯甲酸的檢測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食品防腐劑苯甲酸的測定,通常采用乙醚提取堿滴定法和水蒸氣蒸餾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這兩種方法測定程序復雜且周期長,回收率也較低。而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采用乙醚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樣品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簡便準確、快速可行。經樣品處理檢驗,該方法*小檢出限為0.0010mg/mL回收率達98%,測定的全過程在l小時左右即可完成。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較簡便、準確、快速。苯甲酸和山梨酸均為共軛型有機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區具有較強的吸收。高效液相色譜法顯示,并通過實測證實,苯甲酸在230 nm、山梨酸在263nm處具有*大吸收。另一方面,苯甲酸和山梨酸在水中具有適當的溶解度。苯甲酸在10℃時溶解度為0.21g/100 mL水:在20℃時為0.28g/100mL水:山梨酸在20℃時溶解度為0.2lg/100 mL水:在30℃時為0.25g/100mL水,因此可將標樣和樣品處理成水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通過標準曲線法而實現酸性食品中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含量的聯合測定,該方法具有簡便、快速的特點,可作為企業自控和商品檢測的參考方法。
熒光光譜分析
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共軛的不飽和結構,能發生兀訊能級躍遷,其熒光強度較大。這種體系中的n電子共軛度越大,則兀電子非定域性越大,越易被激發,熒光也就越易發生,而且熒光光譜將向長波移動。以激發光作為光源提供能量,使被測物基態分子獲得能量后躍遷到激發態,從激發態的*低振動能層回到基態時,便產生熒光,通過熒光分析儀可以直接測出其熒光發射強度。所以可以用直接測量法來測量苯甲酸的熒光發射強度,從而計算出試樣中苯甲酸的含量。對苯甲酸含量的熒光光譜分析探索*佳的測試條件,盡可能消除外界環境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該方法的*佳測試條件(激發波長225 nm、發射波長310nm、溶液的口H2~3)。此法操作簡便、準確、靈敏度高.苯甲酸的回收率為99.38%-102.3%。
高效液相色譜法
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果醬里的苯甲酸和山梨酸,回收率達95%~104%,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檢出限分別是25mg/kg和6.25mg/kg。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同時檢測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對羥基甲酯和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用甲醇.醋酸緩沖液(pn=4.4)來洗滌目標物,檢測波長254am,23min內即可檢測完畢。
氣相色譜法
由于高效液相色譜法使用的儀器昂貴,難以普及,因此適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氣相色譜也是*重要的快速分析技術之一,它有*好的靈敏度和很高的分離度。如在實驗中如果將玻璃棉插入注射部分的玻璃墊里或在分析柱之前采用一個保護柱可以防止分析柱被不揮發物質污染,阻止污染物的干擾,減小峰的拖尾效應來改進氣相色譜的分離度,同時還可以延長柱的使用壽命。
其它方法
紅外光譜由于特征性強,預處理比色譜法簡單、便捷,普適性強,并可對微量樣品進行測試,因此也是分析鑒定的有效方法。
食品防腐劑發展方向
由毒性較高向毒性更低、更安全方向發展
人類進步的核心是健康、和諧。隨著人們對健康要求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標準也越來越嚴,各國政府應快速修訂食品安全標準,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國民健康水平。
由化學合成食品防腐劑向天然食品防腐劑方向發展
鑒于化學合成食品防腐劑的安全性和其他缺陷,人類正在探索更安全、更方便使用的天然的食品防腐劑。
由單項防腐向廣譜防腐方向發展
目前廣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劑無論是化學合成的,還是天然的,它們的抑菌范圍相對都比較狹小,有的對真菌有抑制作用.對細菌無效;有的僅對少數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所以,大多數食品生產企業需要添加多種防腐劑以達到防腐目的。因此,廣譜防腐劑將成為業界的研究方向。
由苛刻的使用條件向方便化使用方向發展
現在廣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劑,對食品生產環境有較苛刻的要求。發展趨勢應該是對食品生產環境沒有苛刻要求的安全的食品防腐劑。
高價格的天然食品防腐劑向低價格方向發展天然的食品防腐劑具有無毒、無害,是今后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但目前天然食品防腐劑的價格高昂,大多數食品生產企業難以承受。所以,大幅度降低天然食品防腐劑的成本是大范圍推;應用天然食品防腐劑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