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有報道稱,一名年僅1歲的貴州小女孩被醫院確診為淋巴性細胞白血病,而孩子的家長表示,雙方家族中并無白血病遺傳史,懷疑孩子染病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和吃飯所用的仿瓷碗有關。
消費者吳先生平時愛喝粥吃面,覺得快餐店里的大碗用起來特別爽,他也從網上買了一個外黑里紅的大仿瓷碗。直徑15厘米的碗,只花了三四塊錢。但沒過兩天,他就發現這碗好像有點不對勁了,“大米粥盛到碗里沒一會兒,竟然開始變成了粉紅色。”吳先生心里打起了鼓,不敢再用。
不少人家里都有這種看起來像瓷器的餐具。這種碗便宜、耐摔、不沾油,很多嬰幼兒餐具也是用這種不怕摔又輕便的材質做的。這種仿瓷餐具又稱密胺塑料餐具,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縮聚反應,然后加入紙漿、顏料等制成。因為輕便、美觀、耐用,被廣泛用于快餐店、食堂以及兒童嬰幼兒用品中。
日前,江蘇省質監局發布的抽檢報告顯示,有近3成的仿瓷餐具被檢出耐污染性不達標,而且,顏色鮮艷的仿瓷餐具還被檢出含有重金屬鉛。據介紹,此次共抽查了100批次樣品,結果顯示,合格75批次,合格率75%,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產品的耐污染性指標不合格。
顏色鮮艷重金屬遷移量更高
一些針對兒童或嬰幼兒的密胺餐具,不僅被設計成各種造型,還會在里層涂上如米老鼠、喜羊羊等可愛的卡通圖案,圖案各異、色彩鮮艷。實驗人員用4%乙酸對19批次內部有鮮艷圖案和19批次內部沒有圖案的樣品分別浸泡2小時和4小時,結果發現,有鮮艷圖案的19批次樣品中,有14批次檢測出含有重金屬鉛,遷移量區間相對于無鮮艷圖案的樣品,明顯高出很多。而且,浸泡時間越長,鉛的遷移量越大。重金屬鉛一旦進入人體,不易被人體排出,會有累積作用,當鉛含量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影響兒童智力正常發育。
用鋼絲球洗刷易導致甲醛遷移
如果長期使用鋼絲球清洗密胺餐具,會破壞餐具外表面的光澤度,餐具逐漸磨損,留下許多劃痕,由于密胺餐具材質關系,使用過程中會遷移出甲醛及三聚氰胺。監測結果顯示,清洗方法不同,密胺餐具在反復使用后的危險系數相差很大。如果用常規方法清洗十次,所有樣品遷移出的甲醛及三聚氰胺的量均在國家標準限定范圍內。但是,如果是用鋼絲球反復擦洗十次,甲醛遷移量會升高一倍左右。
長時間高溫有害物增多
密胺餐具的正常使用溫度范圍為0℃到120℃,超過使用溫度加熱密胺餐具,如在200℃的熱油下放置10分鐘,產品會開始鼓泡,部分密胺樹脂會分解,產生較多的甲醛及三聚氰胺。檢測人員選取了部分樣品在100℃下加熱4個小時,發現有多個樣品甲醛遷移量大于國家標準限定值,三聚氰胺的遷移量則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逐漸升高。
選購仿瓷餐具注意以下幾點:
1.餐具上標有“MF”,同時有“QS”標志,可以作為餐具使用。
2.如果標有“UF”,則只能用于非食品類物品的盛放或需剝皮食用食品(如橘子、香蕉)的盛放,不能盛放直接入口的食品。
3.沒有任何標志的仿瓷制品,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
4.在正規超市和商場里面購買餐具,不要貪便宜買地攤貨。
5.在選購餐具時,要看餐具是否有變形等現象;
6.兒童不要使用顏色鮮艷的仿瓷餐具,特別是里側印花的,應盡量挑選淺顏色的仿瓷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