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2015年,河北食品農產品出口質量安全和貿易增長實現“雙升級”,“創優服務、創新治理,注冊認證聯動、監管服務并舉。”一位資深食品專家認為:河北檢驗檢疫局在食品農產品監管方面打出的一套“組合拳”,培育了河北出口食品農產品的競爭新優勢。
采用第三方認證增添新亮點
“實施清單管理模式,初步形成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認可約束、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五位一體、多元共治的認證認可行業治理機制。”按照河北局局長李旭輝的要求,河北局以出口食品企業備案采信工作為基礎,深入研究國際通用模式,橫向吸納自貿區監管、檢測結果采信和其他領域的采信第三方工作做法,嘗試進出口食品企業備案評審采信第三方結果。
注重發揮第三方認證認可力量,以全面下放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審批權限為契機,河北局全面啟用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管理系統,采信第三方認證結果,對沒有特殊要求、獲得第三方HACCP認證結果的初級農產品一律免予備案現場檢查,并逐步推行低風險換證復查備案企業的直接采信,備案審批時限由原來的20天縮短到15天。
《采信第三方認證結果試點工作見證評估任務通知書》《采信第三方認證結果試點工作見證評估原始記錄表》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采用第三方認證結果評估批準程序表》,隨著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出臺,河北局逐漸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并形成《進出口食品企業備案采信第三方工作研究與推廣》。
在“杠桿管理”上做文章
“標桿管理之所以被認可,主要因為綜合管理體系。”河北局認證監管處負責人廉榮常說。這是根據河北食品農產品行業特點,以“有機結合、動態比較、不斷創新、持續改進”為原則的“虛擬標桿”模式。
2015年初,河北局形成《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標桿管理工作指南》。同時,堅持把每一次的對標會開在工廠、車間和生產一線,實打實、面對面地反復檢驗論證,確保有關要求管用、實用、好用。同年8月,在國家認監委和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專家指導下,該指南進一步完善并被多個檢驗檢疫局借鑒采用。
有措施,還要送辦法。針對企業缺乏宏觀管理、微觀操作等實際,河北局采取集中辦班、遠程授課、信息交流等形式,邀請資深專家授課,為企業展開專項業務技能培訓。“不僅學到了標桿管理知識,也學到了像罐頭的封口方式、罐頭的熱力分布等關鍵技術。”栗源公司總經理畢成說。2015年,河北局推薦的8家對歐盟和韓國出口腸衣注冊企業均獲得較高評價。特別是河北首次對韓國推薦的3家腸衣企業,不符合項均為零。
“專項行動”翻動新頁張
“‘提質增效升級’專項行動就是將出口食品企業備案工作,聚焦到一個行業、兩個示范區和三個標桿行業,集中解決質量問題、破解審批慢難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廉榮常說。
罐頭行業產品風險高、技術性強。2015年河北局以罐頭行業為突破口,組織71家罐頭企業應對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組織150余人次開展HACCP體系運行有效性和合規性專項活動,發現并解決各類問題177項。
在平泉縣出口食用菌和萬全縣出口鮮食玉米兩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河北局積*開展簡化出口食品備案審批程序、優化對外推薦程序、縮短推薦時間等試點。放寬示范區企業準入條件,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以企業自我聲明、采信政府管理部門等社會第三方合格評定結果、采信等效的第三方HACCP認證結果,對無特殊要求的初級農產品獲得第三方認證結果的免予備案現場檢查,使得出口食品農產品企業的備案工作時間由通常的3個月壓縮到現在的1周左右。
三個標桿就是從出口熱加工肉類、腸衣和低酸罐頭3個敏感行業中,選出承德花都有限公司、保定中德腸衣有限公司、唐山栗源3家企業,組織55家出口企業、160名檢驗檢疫備案監管人員從生產技術、質量管理、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對照標桿找差距,學習標桿作整改,依照標桿促提升。
“提質增效”重構了認證監管工作服務企業發展新格局。2015年,河北新增備案企業30家,28家水產、低酸罐頭、腸衣、蛋制品、屠宰加工廠被推薦對韓國、美國、歐盟、馬來西亞注冊和獨聯體國家注冊,新增備案企業和對外推薦企業數為近年來*多。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河北局《關于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情況的報告》上批示:“以質量安全為核心,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這一做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