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近日,2016年全國認證認可工作會議暨第十四屆全國認證認可工作部級聯席會議在京召開。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孫大偉代表認監委黨組作了題為《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為建設認證認可強國而奮斗》的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回顧總結了“十二五”及2015年認證認可工作,謀劃了“十三五”認證認可事業發展藍圖,并部署2016年重點工作。
在這份沉甸甸的報告中有哪些數字值得我們關注,哪些又是和我們機構、企業息息相關呢?小編將其中部分數據摘錄,給你帶來*新報道。
【十二五】
1、證書數量
經過“十二五”發展,我國已累計頒發各類有效認證證書147.9萬張、認可證書7592張、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3.96萬張,證書及獲證組織數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成為名副其實的認證認可大國。
2、機構數量
“十二五”末,全國認證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分別達到221家和31768家,分別比“十一五”末增長32%和45%;檢驗檢測服務業產值達1700余億元,比“十一五”末增長1.6倍,檢驗檢測認證對經濟社會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我國已成為全球*具活力的檢驗檢測認證市場之一。
3、國際合作
我國已加入13個認證認可多邊互認體系,比“十一五”末增加1個;與29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03份雙邊合作協議類文件,比“十一五”期末增長33.8%。
4、質量安全
消防產品、兒童安全座椅、進口乳粉等一批重點產品分別納入強制性認證和進口注冊目錄,CCC產品抽查合格率由2011年78.5%提高到90.3%,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調查中國企業ISO9001體系認證有效率達到98%,出口食品合格率保持在99.95%以上,進口食品注冊企業數量比“十一五”末增長49倍。
5、國民經濟增加值
認證認可對國民經濟所創造的增加值由2010年的3619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6440億元。
6、法律法規
構建了以20部法律、17部法規、15部行政規章為主體的認證認可法律法規體系。累計制定38項認證認可行業標準、2641項檢驗檢疫行業標準、256件技術規范。
【2015】
1、完善認證機構審批程序:減少10項審批、6項備案事項,取消6項申請材料要求,審批時限由90日縮短為45日。
2、落實《整合檢驗檢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相關要求,建立統一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將原先3項資質認定項目合并為1項,首次發布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統計信息,強化了資質認定在檢驗檢測行業管理中的基礎作用。
3、加快人員注冊改革和認可工作改革,初次認可時限減少18%、復評時限減少42%。
4、改革紅利釋放后,檢驗檢測認證市場活力顯著增強,認證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分別比上年增長20%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