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廣西,是中國南疆門戶,是通向東盟國家的橋頭堡。南寧,一座美麗的綠城,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冠名為“雙鳳還巢”的南寧機場,是南寧市一座新起的地標建筑。2015年6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張曉欽在南寧機場召開現場工作會議,對南寧機場口岸通關便利化作出指示。
自治區領導的殷切期盼,是壓力,更是動力。廣西檢驗檢疫部門全力配合地方政府,進一步優化檢驗檢疫工作流程,提速、增效,全力服務廣西經濟發展大局。廣西檢驗檢疫局南寧機場辦事處在廣西局的大力支持下,積*采取措施,提高口岸通關服務質量。
增設通道快通關
2014年9月25日,南寧機場T2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成立,廣西與東盟各國經貿、旅游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據統計,2015年,該辦事處共檢疫查驗出入境航班8056架次、出入境旅客991111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2.2%和21.4%。
面對南寧機場屢創新高的吞吐量,如何適應新形勢發展需求,這是擺在廣西檢驗檢疫部門面前的問題。廣西局南寧機場辦事處決定增加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加快旅客通關速度。目前,新航站樓國際廳已設11條檢驗檢疫查驗通道,包括出境通道4條、入境通道6條、中轉通道1條,大大緩解了旅客滯留檢驗檢疫候檢區的問題。此外,在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期間,還單獨開設博覽會專用出、入境通道各1條,對與會代表、參展商及參展物品實施直通放行。
信息提升消障礙
“加快通關速度與提高工作效率,兩者密不可分,我們著重抓信息化系統建設,全力為旅客打造一條無障礙通道。”該辦事處主任夏福明如是說。
據夏福明介紹,在出入境通道規劃設計時,已經提前把信息化建設工程納入基礎設施建設中,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目前,南寧機場通道檢驗檢疫查驗設施設備,如紅外線測溫儀、核輻射檢測儀和視頻監控等系統均實現一體化建設,通道監控、影像等相關信息集中至現場應急指揮中心,并實現與廣西局本部網絡的對接。通過提升檢疫監管工作信息化,有效保證了檢驗檢疫工作質量。
此外,南寧機場口岸引入檢疫犬上崗作業,旅檢工作實現“人-機-犬”立體查驗模式轉變。旅檢通道X光機與海關共用,關檢雙方密切配合,實施“一機兩屏”查驗,有效避免重復開箱、重復查驗現象發生。檢疫犬投入使用,*大地豐富了口岸查驗手段,便于檢驗檢疫人員對可疑物品進行精準定位,減少現場抽查比率。
增添人手保通暢
南寧機場口岸檢驗檢疫工作崗位比較分散,包括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核生化因子監測、檢疫犬查驗、旅客攜帶物查驗和特殊物品監管等十多項工作內容。該辦事處目前在編人員僅為28人,面對崗位多、任務重,且須保障24小時人員在崗或待崗的現狀,現有人員明顯不足。該辦事處為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從綜合科、貨監科抽調2人,又從其他檢驗檢疫局借調2位工作人員,來支持旅檢現場查驗工作。2015年,招錄公務員4名,招聘協檢員8名。對于新進人員,機場辦事處及時按旅檢崗位工作需要進行針對性培訓,確保人員到位、質量到位。
為了保障出入境航班準點率,該辦事處對現場值勤工作提出“三個到位”要求:一是要求工作人員在國際航班開檢或抵達前15分鐘“提前到位”;二是旅檢現場人員要求24小時值守,保持通訊暢通,保證突發情況發生時人員“快速到位”;三是航班密集時段或重大國際活動期間要求“全員到位”,確保出入境旅客在正常情況下實現快速通行。
這些措施的落實,無不體現一個“快”字。為了縮短應急處置過程,該辦事處副主任張壽亮把辦公室搬至T2航站樓旅檢通道現場,以保證出現問題能及時到場處置。
聯合監管提效率
作為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南寧機場是東南亞各國航班到國內的重要中轉站。對國際中轉航班如何進行監管,這無疑又是一個新問題。
2015年,該辦事處與昆明、長沙、杭州和武漢等機場檢驗檢疫部門及相關航空公司簽訂聯合監管協議,對經停南寧機場的國際中轉航班實施“分段監管、全程監控”的聯合監管模式。在協議中,三方商定中轉機場負責出入境的航空器、機組人員及旅客的檢疫查驗工作,目的地機場負責裝卸載的旅客托運行李、出入境寵物及出入境貨物的檢疫查驗工作。截至目前,南寧機場已開通國際中轉航線達12條,可直達柬埔寨、泰國、老撾、越南和緬甸5個東盟國家以及日本、韓國。
這種“分段監管、全程監控”的聯合監管模式,有效避免監管缺失,提高運作效率,大幅簡化進出境旅客的通關手續,方便航空公司的運營,受到各航空公司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