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2011年1-2月,嘉興檢驗檢疫局出口紡織產品中發現纖維成分分析檢測結果與實際不符的達84批,占檢測總批次的4.96%,該比例同比去年增長162.4%。出現不符合情況較多的產品類別主要是嬰幼兒服裝、內衣、文胸等,約占60%。
紡織產品纖維成分分析是紡織品理化性能檢測的重要指標,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是商品是否“貨真價實”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紡織品反欺詐檢驗監管的重要手段。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都已制訂詳細的技術法規,對纖維成分作了明確規定。
今年1月,國家質檢總局對嬰幼兒服裝、針織內衣、室內服、文胸、泳衣類產品等商品正式實施檢驗檢疫監管后,由于部分針織服裝生產企業很少對其產品進行過深入的檢測,面對出現的新問題,一時找不到解決之法。為此,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出口針織類紡織產品相關企業:一是要加強對新問題的把握能力,要盡快研透國家法律法規要求,清楚了解國外技術法規、標準要求,時刻關注行業發展動態;二是在原材料采購上,要把好采購關,選擇可靠供方,要加強對采購面料的檢測,避免客戶提供或指定的面料不符合要求;三是要盡快建立一套規范的企業質量管理系統,建立科學規范的質量管理機制,逐步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及產品質量,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維護“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