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30 來源:互聯網
2016年7月25,現場考察13#樓相關樓層,發現多條滲漏裂縫。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大類:
1)樓板四角出現45度斜裂縫
2)樓板網狀裂縫
圖3?衛生間軟塑階段裂縫
圖4?混凝土樓板上表層裂縫
2 混凝土樓板裂縫分析
樓板裂縫是建筑工程中的質量通病,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如設計、原材料、配合比、模板、支架、施工方式、養護方式、養護時機和時間、施工環境等等,任何過程出現偏差都會誘發裂縫的產生,為此,本報告就寬城南苑小區13#樓板裂縫進行分析咨詢。
2.1?依據規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10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 50164-2011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2
《預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9
《建筑地面設計規范》GB50037-2014
2.2 工程回放
作為成品,混凝土要經歷原材料的選用、拌和、澆注、振搗、表面收光、養護各個環節,同時,外部環境也是影響混凝土性能的主要因素。任何環節出現偏差都可能造成病害的發生,為此,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查論證。
**,調取當時所用原材料檢測報告,合格。
樓板配比如表1所示。
表1 樓板配合比 ??????單位:Kg/m3
?
試驗結果表明,混凝土28d強度為34 MPa,坍落度180mm?,滿足施工要求。
2.4 施工環境分析
2.5.1圖1所示四角斜裂縫原因分析
在板的受力和傳力過程中,板的長邊尺寸L2與短邊尺寸L1的比值大小,決定了板的受力情況。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9.1.1條規定:沿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對于四邊支承的板,當長邊與短邊比值大于3時,可按沿短邊方向的單向板計算,但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鋼筋;當長邊與短邊比值介于2與3之間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長邊與短邊比值小于2時,應按雙向板處理,顯然,樓板屬于雙向板。
雙向板收縮裂縫主要集中在房屋的中部和房屋四周陽角處,裂縫成棗核狀止于梁邊。房屋四周陽角處的房間在離開陽角1米左右,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側發生45度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縮特性和溫差雙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門窗處裂縫往往愈大。從設計角度看,現行設計規范側重于按強度考慮,普遍未充分按溫差和混凝土收縮特性等多種因素作綜合考慮,配筋量因而達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陽角由于受到縱、橫二個方向剪力墻或剛度相對較大的樓面梁約束,限制了樓面板砼的自由變形,因此在溫差和砼收縮變化時,板面在配筋薄弱處(即在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結束處)**開裂,產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縫。雖然樓地面斜角裂縫對結構安全使用沒有影響,但在有水的情況下會發生滲漏,影響正常使用。
施工季節空氣干燥、溫度偏低,造成混凝土收縮以及設計考慮不足是主要這類裂縫產生的原因。
2.5.2?圖2網狀裂縫的產生原因分析
保護層是保護鋼筋的重要屏障。由于施工中墊塊數量不足或墊塊質量缺陷,導致鋼筋網下移,因為保護層不足,鋼筋與模板間隙太小,下方缺乏骨料,只能以水泥漿填充,水泥漿本身硬化過程收縮量大,*易開裂!另外,管線的布置不合理,也人為地造成管線下方出現砂漿薄層,容易開裂!
特別是氣溫偏低,強度增長緩慢,混凝土本身沒有足夠的抗拉強度抵抗因為溫度降低造成的收縮,加劇開裂。也同樣因為強度發展緩慢,如果養護不到位,上表面封不住水分,失水造成收縮開裂(現場雖然覆膜養護,但一般第二三天便撕掉薄膜,此時混凝土強度還比較低)。
這在現場可以找到印記:凡是在窗口或門口附近的地板,都開裂嚴重,這是因為過堂風風速大、干燥,造成表面失水嚴重,開裂加劇!
?
2.5.3?圖3衛生間軟塑階段裂縫
這類裂縫并不多見,屬于典型的軟塑階段產生的裂縫,用手輕撫,感覺裂縫兩側有錯臺高差。
在流塑狀態,混凝土不會產生裂縫,因為一旦產生,邊馬上周邊砂漿補充過來,不會形成明顯印記。但在接近初凝時候,由于外力擾動,會形成塑性開裂,周邊尚未硬化的砂漿還保留一定流塑狀態,會部分填充上面會有一層水分,待干燥后,明顯可見砂粒砂漿填充物,一般會以一點為中心形成放射狀裂縫,*大的可能性來源于下面模板的支撐受到突然擾動形成(硬化后開裂表現為不連續的間斷,無填充物)。
2.5.4?圖4樓板頂面裂縫
這類裂縫一方面與收縮有關,形成通縫,一方面是早期,也就是初凝前后受到擾動,比如過早上人或荷載所致。
圖上的裂縫可以明顯看到,裂縫周邊基本都有鞋印。混凝土在初凝狀態已經失去流動性,強度尚未產生。環境溫度低,造成緩凝時間長,進入初終凝滯后。在此階段上人會留下明顯印記,裂縫隨之產生。到終凝以后,強度開始產生,但仍然很低,但此時上人不會留下明顯印跡,裂縫照舊產生。
2.5.5?材料和配合比原因的裂縫
在原材料中,影響裂縫產生的因素主要有:砂子過細(比如砂子細度模數小于2.3),含泥量偏大,致使砂漿強度偏低,收縮性偏大,也會誘發并加速裂縫的產生。另外,坍落度偏大,容易造成砂石分離,也會造成裂縫發生。
3 分析結論
3.2?施工期間溫度偏低,空氣干燥,造成混凝土強度發展緩慢,是形成病害的外部原因。
3.3?施工期間過早上荷載(上人或上料),是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
3.4?原材料質量不穩定,加速裂縫的產生
3.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混凝土作為商品,商混站對卸料后、現場收料前負全責,對工作性和標準養護28d混凝土強度負責,在原材料合格及配合比性能滿足購貨方要求下,即為合格品。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售出的產品因存在缺陷造成無法正常使用,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但產品出賣方有責任提醒買方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如賣方已提醒買房、且因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失應由買方負責。
由于商品混凝土的特性,決定了商品混凝土的使用者與生產者必須密切合作,成品混凝土的質量缺陷一般不作為單方面原因判據。
?
4 幾點建議
1)從設計、混凝土材料、配比和施工各方都要嚴格遵循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
2)?完善供貨合同中的技術條款
在大多數情況下,商品混凝土的性能由使用方提出,攪拌站根據施工方的要求配置混凝土,這些技術要求是雙方合作的基礎,也是進行質量仲裁的依據,必須規范、完整。
技術合同中應包括施工單位對混凝土所有性能的要求;
技術條款中不應存在含糊其詞的指標,或受雙方行為制約的指標;
技術條款中既要有性能指標,又要有為了保證性能的實現,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合同中明確界定雙方責任:
對新拌混凝土,施工方應提出相應的、完整的技術要求。
對商品混凝土本身質量的評定,應采用標準的方法,而不應該與施工過程有關,攪拌站應對標養環境下養護的試塊質量負責。
3)現場混凝土由于受到配比、成型、養護、環境因素影響,是材料、施工與環境的共同作用結果,是一個綜合反映,不能作為單方責任的判定依據。
4)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檢查鋼筋、線管等有足夠的保護層,而且保護層用加墊塊或支設馬蹬等措施保證。混凝澆筑時不得擾動鋼筋和線管,混凝土強度未上來之前,不得觸及各種插筋和各種外露線管。
低溫季節施工中,要特別注意保溫和避免冷風直吹混凝土表面,門窗等通風口應采取措施封閉,如用塑料布封堵等措施,以避免失水以及過大降溫引起開裂,同時,薄膜上面還得覆蓋草簾,以達到商品混凝土保溫防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