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30 來源:互聯網
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設防類別、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筑的抗震等級應按表6.1.2確定。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級的確定,施量檢測提醒應符合下列要求:
1 設置少量抗震墻的框架結構,在規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層框架部分所承擔的地震傾覆力矩大于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 50%時,其框架的抗震等級應按框架結構確定,抗震墻的抗震等級可與其框架的抗震等級相同。
注:底層指計算嵌固端所在的層。
2 裙房與主樓相連,除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外,相關范圍不應低于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板對應的相鄰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裙房與主樓分離時,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
3 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與上部結構相同,地下一層以下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逐層降低一級,但不應低于四級。地下室中無上部結構的部分,抗震構造措施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三級或四級。
4 當甲乙類建筑按規定提高一度確定其抗震等級而房屋的高度超過本規范表6.1.2相應規定的上界時,應采取比一級更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
?
鋼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設置防震縫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震縫寬度應分別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結構(包括設置少量抗震墻的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 15m時不應小于100mm;高度超過 15m時,6度、7度、8度和9度分別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 框架-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于本款 1)項規定數值的 70%,抗震墻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于本款 1)項規定數值的 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 防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
2 8、9 度框架結構房屋防震縫兩側結構層高相差較大時,防震縫兩側框架柱的箍筋應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據需要在縫兩側沿房屋全高各設置不少于兩道垂直于防震縫的抗撞墻。抗撞墻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轉效應,其長度可不大于1/2 層高,抗震等級可同框架結構;框架構件的內力應按設置和不設置抗撞墻兩種計算模型的不利情況取值。
框架結構和框架-抗震墻結構中,框架和抗震墻均應雙向設置,柱中線與抗震墻中線、梁中線與柱中線之間偏心距大于柱寬的 1/4 時,應計入偏心的影響。
甲、乙類建筑以及高度大于 24m的丙類建筑,不應采用單跨框架結構;高度不大于 24m的丙類建筑不宜采用單跨框架結構。
采用裝配整體式樓、屋蓋時,應采取措施保證樓、屋蓋的整體性及其與抗震墻的可靠連接。裝配整體式樓、屋蓋采用配筋現澆面層加強時,其厚度不應小于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