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1試驗目的
本試驗測定在正常運行期間,長時間暴露于鹽環境或鹽霧中對設備的影響。
預計主要不利影響是:
a.腐蝕金屬。
b.由于鹽沉淀造成的活動零件堵塞或受限。
c.絕緣故障。
d.觸點和無涂層線路造成損害。
2設備類型
S類設備
當設備安裝于在正常飛行器運行期間需經受腐蝕性空氣的地方時,設備被鑒定為S類設備,并且適用鹽霧試驗。
T類設備
當設備安裝在需要經受含鹽度高的空氣影響的地方時,比如在大海附近運行或停放的懸停飛行器上的設備直接暴露于外界未過濾空氣,這種設備被鑒定為T類設備,并且適用嚴重鹽霧試驗。
3儀器
鹽霧試驗中使用的儀器應包括下列幾項:
a.帶支摧待測部件持架的曝光室。
b.鹽溶凌儲幕池,能夠儲存足量溶液。
c.能夠噴酒鹽溶液的方法,包括合適的噴嘴和壓縮空氣供應。
d.加熱和控制腔室溫度的方法。
e.在高干腔室溫度的條件下潤濕空氣的方法。
3.1腔室
腔室和所有配件都應由不受鹽霧腐蝕影響的材料,如玻璃、硬橡膠、塑料或除了膠合板以外的在干燥爐干燥的木材制成。另外,與待測部件接觸的所有零件應由不會造成電解腐蝕的材料制成。應按下述方法建造和安排腔室及配件,鹽霧不直接沖擊待測部件,并且冷凝物不滴在待測部件上,鹽霧在所有待測部件周圍以相同方式自由流通,并且接觸到待測部件液體不返回至鹽溶液池。腔室應正確通風,以防止壓力增大,同時使鹽霧均勻分布。應保護通風口的排放端免于受到強氣流的影響,以防止腔室內出現強氣流。
3.2噶霧器
應設計制造噴霧器以生成細微、濕潤的濃霧。噴霧嘴應由不與鹽溶液反應的材料制成。
3.3空氣供應
進入噴霧器的壓縮空氣應完全無雜質,如油和污垢。應提供按要求濕潤和加熱壓縮空氣的方法以符合操作條件。空氣壓力應適合于使用噴霧器生產細微濃霧。為了避免鹽沉淀物堵塞噴霧器,噴嘴處噴出的空氣的相對濕度應至少是85%。一種有效的方法是空氣以非常細微的氣泡形式通過含有自動維持在恒溫的加熱過的水的塔。水溫應至少為35℃。允許水溫隨著空氣量的增加以及腔室和腔室周圍絕熱的降低而增加。但是,該溫度不應超過一個值,如果超過,過量濕氣將進入室內(例如43℃時氣壓為84kPa)或不可能達到運行溫度要求。
3.4鹽溶液的配制
鹽應該是氯化鈉,干燥時碘化鈉含量不超過0.1%,而總雜質含量不超過0.5%。除非另有規定,應配制鹽重5%而蒸餾水或除鹽水重95%的5±1%溶液。通過使用鹽溶液測得的溫度和密度,調整并維持溶液相對密度的*限內。
3.5過濾器
應在供應線上提供類似于圖14-2所示的由抗腐蝕材料制成的過濾器,并且如圖14-2所示,將過濾器浸泡在鹽溶液池中。
3.6試驗程序
3.6.1溫度
試驗應在暴露區域溫度在35℃時進行。精確控制溫度的方法是將儀器放置在正確控制恒溫室內,或徹底絕緣儀器并將空氣預熱至霧化前正確溫度,或密封儀器并控制封套內使用的水的溫度或空氣溫度。禁止為了維持暴露區域的溫度而在腔室內使用浸沒式加熱器。
3.6.2霧化
在容積小于0.34n3的腔室內進行正確霧化時條件如下:
a.噴嘴壓力應盡實際可能的低,以便于生成要求比率的霧。
b.開口直徑應在0.5nn.和0.8nn.之間。
c.每24小時霧化每0.28m3腔室內大約3升的鹽溶液。
當使用體積超過0.34m3的大尺寸腔室時,可能要求修改規定條件以滿足操作條件的要求。
3.6.3鹽霧收集容器的放置
暴露區域內所有零件維持的鹽霧條件應該是這樣的,根據一項至少進行了16個小時的平均試驗,放置在暴露區域任何一點的干凈的鹽霧收集容器應從每80cm2水平收集區域(直徑10cn)中每小時收集0.5至3n1溶液。應至少使用兩個容器,一個放置在*接近噴嘴的實驗項目的周圍,另一個放在離噴嘴*遠的實驗項目周圍。
3.6.4鹽溶液的測量
在35℃的溫度下測量時,按照第3.6.3段中規定的方法收集的溶液中的氯化鈉含量和pH值應符合第3.4段中的規定。可以混合使用的所有收集容器中的鹽溶液,以提供規定測量要求的量。3.6.4.1氯化鈉含量測量可以在內徑大約是2.5cm的量杯中測量維持在特定溫度下的溶液。在本容積范圍內進行測量需要一支小腔室類型比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