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
2012年08月03日 來源:生命時報 編輯:青兒
本文導讀: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對人們造成的各種傷害日益增加,人們對此的重視也與日俱增。于是,各種室內環境檢測和治理機構應運而生。
? 近年來,室內環境污染對人們造成的各種傷害日益增加,人們對此的重視也與日俱增。于是,各種室內環境檢測和治理機構應運而生。據初步統計,截至2008年,北京市登記在冊的室內空氣質量檢測機構數量就已達67家,而目前在網上隨意便可搜索出數百家。巨大的市場反映出火暴的消費需求。然而,當人們將希望寄托在這些機構上時,很多人卻發現掉進了騙局。
超標1.5倍被夸大為8倍
央視《焦點訪談》3月份
山西省室內環境污染防治協會負責人程鐵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室內環境檢測市場確實混亂,民間有資質的機構數量不多。一些不規范的檢測單位,全憑低價搶占市場,檢測結果準確性很低,甚至還有人為操縱環境檢測結果的。
程鐵柱告訴記者,他就曾遇到一個典型案例,消費者懷疑家里空氣質量不合格,找來一家公司檢測,結果室內污染超標8倍。該公司稱,因為污染太過嚴重,一定要立即治理。這位消費者事后起疑,在同事的建議下找到一家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卻發現超標實際為1.5倍。
環境檢測存在4大陷阱
空氣質量檢測市場魚龍混雜,總體來說,消費者進行室內空氣檢測和治理時,*容易遇到以下4類陷阱。
網上夸大宣傳,杜撰掛靠機構。一些不正規的檢測機構在官網上注明其為某某部委的指定單位,或掛靠某某權威機構,有著國際**的先進技術設備。有些公司還會購買權威搜索引擎的搜索頭條位置,以提高關注度。
利用免費檢測做誘餌。室內環境檢測機構和治理單位屬于“裁判”和“運動員”的關系,按照國家規定,空氣檢測與治理不能由一家公司來做。然而,現在卻有一些治理公司,利用消費者想省錢的心理,用“免費”檢測做誘餌,再高價售賣治理產品。
使用不規范儀器,夸大污染程度。一些做空氣檢測的機構,號稱使用了先進的儀器設備,能夠當場出檢測結果。事實上,真正規范的設備不可能當時出結果,而是需要將采樣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而且有些便攜式的所謂“六合一”、“八合一”設備,檢測結果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
如何治理室內環境
并非所有新裝修的房屋都需要專業檢測,如果裝修時所選建材環保性能好,而且沒有“過度裝修”,家人進去后也沒有發覺明顯異味或不適感,就無需專業人士進行檢測,如果新房裝修后,覺得有刺鼻的氣味,家人有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尤其孩子總是有感冒癥狀,并且離開家一段時間就有明顯好轉,則可初步判斷為室內空氣污染超標,可以請專業機構做進一步檢測。
對于尚待規范的市場,究竟該如何挑選正規的檢測公司呢?
**,查看資質,室內環境檢測機構必須獲得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資質證書”。檢測后必須為消費者出具檢測報告,且報告上必須加蓋“CMA”紅章和檢測單位騎縫章等。鑒于現在一些無資質機構會從網上下載合格樣本,充當自己的檢測報告。程鐵柱提醒,消費者拿到報告后一定要仔細查看報告是否為打印件或復印件,是否除了授權簽字人、審核人和日期等3項為手寫體外,其他均為打印。
*后,正規檢測機構在出具報告時,**不會推薦治理公司或產品。
其實,并非所有污染都需使用產品治理,程鐵柱提醒,如果檢測結果顯示污染不重,開窗通風、擺放竹炭等方法都很有效。若想加快有害物質揮發,在不住人時,可將室內溫度調到30℃以上,關閉門窗3—4小時后,再將所有門窗打開通風2小時左右。每周一次,一個月后有害物質就會明顯減少。
深圳**家從事室內環境檢測、空氣檢測、甲醛檢測并獲取CMA認證的權威機構
公司網址:
聯 系 人:劉小姐
聯系電話:400-101-7153 移動電話: 152 0173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