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金屬洛氏 測試原理 將壓頭(金剛石圓錐、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分兩個步驟壓入試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后,卸除主試驗力,測量在初試驗力下的殘余壓痕深度h,根據h值及常數N和S計算洛氏硬度。 術語及定義 洛氏硬度=N-h/S 術語及定義Terms and Definition 初始試驗力-------試驗時預加載試驗力。 主試驗力-------使測量樣品產生殘余壓痕的加載。 總試驗力-------初始試驗力加上主試驗力。 測試程序 洛氏硬度應選擇在較小的溫度變化范圍內進行,因為溫度變化可能會對試驗結果有影響。所以試驗一般規定在10~35℃的室溫進行。試樣應平穩地放置在剛性支承物上,并使壓頭軸線與試樣表面垂直。避免試樣產生位移。使壓頭與試樣表面接觸,在無沖擊和振動的情況下施加試驗力,初試驗力保持不應超過3秒。將測在不小于1s且不大于8s的時間內,從初試驗力增加到總試驗力,并保持4s±2s,然后卸除主試驗力,保持初試驗力,經過短暫穩定后,進行讀數。為了讀書準確,在試驗過程中,硬度計應避免受到任何沖擊和震動。 在多處取值時,兩相鄰壓痕中心間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 4倍,但不得小于2mm。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應為壓痕直徑的2.5倍, 但不得小于1mm。 金屬布氏 測試原理 對一定直徑的硬質合金球施加試驗力壓入試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后,卸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壓布氏硬度測試示意圖布氏硬度測試示意圖痕的直徑。布氏硬度與試驗力除以壓痕表面積的商成正比。壓痕被看作是具有一定半徑的球形,其半徑是壓頭球直徑的二分之一。術語及定義 試驗力——試驗時所用的負載。 壓痕平均直徑——兩相互垂直方向測量的壓痕直徑的算術平均值。 球直徑——壓頭中硬質合金球的直徑。 測試程序 一般試驗在10~35℃的室溫進行即可,如果有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視乎材料對溫度的敏感性),試驗溫度應為23℃±5℃。 試驗力的選擇應保證壓痕直徑在0.24D~0.6D之間。試驗力-壓頭球直徑的平方的比率鞋(1.02F/D2比值)應根據材料和硬度值選擇。 為了保證在盡可能大的有代表性的試樣區域試驗,應盡可能選取大直徑的壓頭;當試樣尺寸允許時,應優先使用直徑為10mm的球壓頭進行試驗。 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于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定值。 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但誤差應在±2秒。 任一壓痕中心距試樣邊緣距離,至少為壓痕平均直徑的2.5倍。相鄰壓痕中心間的距離至少為壓痕直徑的3倍。應在兩相互垂直方向測量壓痕直徑,用兩個讀數的平均值計算布氏硬度。(或按GB/T 231.4查得布氏硬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