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2019年5月10日中午12點(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5月10日0點),美國海關與邊境管理局(CBP)正式發布聲明,對第三批2000多億美金的中國商品(即2018年9月24日開始加征10%關稅的2000億商品),將關稅從10%提高至25%。同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公告本次征稅的實施辦法。辦法表示將對5月10日后出口美國并在美國進口報關的產品提高征收關稅至25%。但對于5月10日前出口美國并在5月10日之后在美國報關的產品仍然征收10%的關稅(須于6月1日前到港)。關于如何認定出貨時間,該機構尚未公布具體的實施細則。目前企業在報關過程中可以選擇按25%交稅,并在細則公布后申請退稅;或延期10日提交進口報關單,待細則公布后再行提交。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稱,美方已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中方對此深表遺憾,將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商務部此前表示,美方公布的2000億關稅清單涉及機電、輕工、紡織服裝、資源化工、農產品、藥品等六大類商品。在受影響的企業中,外資企業可能會占到近50%。 據新華社5月9日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已抵達華盛頓,將與美方舉行第十一輪中美經貿**別磋商。劉鶴抵達后對媒體表示,我是帶著誠意而來,希望在當前特殊形勢下,理性、坦誠地與美方交換意見。中方認為,加征關稅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中美雙方不利,對世界也不利。 2000億美元的“來龍去脈”涉及多少紡織企業和產品? 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統計,此次美方的建議征稅清單涵蓋6031個稅號,其中紡織服裝產品稅號達1000余個,涉及絕大部分紡織原料、半成品以及少量服裝附件產品,主要包括紡織原料(棉花、絲、毛、麻等);紗線和面料(棉、毛、絲、麻、化纖、玻璃纖維等制);地毯;工業用紡織品;皮革和毛皮服裝、帽類及手套、塑料雨衣等。中國對美出口額較大的梭織服裝、針織服裝和家用紡織制成品等商品未列入清單。涉及中國對美國紡織服裝出口額約103億美元,占中國對美國紡織服裝及原料出口額的16%左右,涉及出口企業1.7萬家左右。 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初步整理,該清單中約有超過900個稅號,927項紡織產品涵蓋其中,涉及了HS50-60章的幾乎所有產品。包括各種原料(棉、毛、絲、麻和化學纖維)的所有紗線、面料/織物,以及產業用紡織品和一部分紡織機械類產品,涉及的年對美出口金額約為74億美元。此次清單不包括服裝類產品和大部分家用紡織品。 中美貿易升級紡企怎么說? 華孚控股、華孚時尚董事長孫偉挺曾表示:中美關系與前幾輪大國關系更替有所不同,兩者齒唇相依,無論是市場關系,還是金融關系,都難以獨然,長期而言還是一個競合共贏關系。紡織服裝也不是紛爭的焦點,大家沒有必要有過重的心理負擔。如果從轉危為機的角色看,這也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走出去的催化劑。相信老祖宗的話:大勢所趨、得道多助。趨勢道義在中國,關鍵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國運才可以持續。中美貿易沖突,金融去杠桿,任何公司經營都會承壓。訂單減少、價格下跌、庫存增多、應收賬款風險增大,如何避免?我們的對策是:保增長、優質效、控風險。 上海華申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內要改善投資環境,鼓勵紡織服裝產業進行技術升級,同時加強與東盟、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中南美洲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簽訂,以便中國的紡織服裝產品有更多銷售對象。” 江蘇某大型出口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紡織產品并非高精尖,可替代性較強,再加上行業利潤率低,抗壓能力受到考驗。” 結語:無論如何,此輪加稅對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都會帶來較大的影響,長期來看必將加快美國采購商的向東南亞等地的訂單轉移,促進東南亞地區的紡織業發展,與我國紡織業形成“此消彼長”的局面。雖然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絕大部分紡織品服裝品類并不包含在清單內,但征稅給業內帶來的心態影響不容忽視。4月以來,紡織消費持續疲軟,這道關稅的加征無疑像一道“催命符”,讓紡織企業和貿易商更加的如履薄冰,市場悲觀心態加重。當然,市場也在期待第十一輪的談判能帶來峰回路轉的走向。(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