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6 來源:互聯網
自動桑葉清洗機、自動喂蠶消毒車、自動上簇架、上通風加全通透式大蠶房……7月28日,記者走進忻城縣紅渡鎮六納村標準化智慧蠶房,科技養蠶設備映入眼簾。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蠶?!叭隆惫こ?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大面積推廣智能化小蠶集中共育等輕簡化技術,逐步實現機械化和半機械化養蠶。截至目前,該縣已建立標準化桑蠶示范基地2個、機械化養蠶專業合作社30個。
六納村標準化智慧蠶房占地8.6畝,由5棟蠶房、1棟蠶沙處理室及桑葉清洗區、切葉區組成。該蠶房由廣西時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借鑒外地蠶房標準建設,以“智慧云”平臺為技術支撐,把實時監控、室溫監控等設備裝到蠶農家里,由專家團隊對標準化蠶房實行實時監控,隨時進行技術指導。
桑蠶示范基地智慧蠶房負責人羅紹先說,該蠶房采取“龍頭企業+高校+黨支部+基地+貧困戶”運營模式,通過雇請貧困戶采摘桑葉和在蠶房務工等方式,幫助群眾實現增收。上半年該蠶房共養了5批大蠶,產繭1250多公斤,培育銷售6批813張四齡蠶,覆蓋紅渡六納、六蝶村152 0173 3840戶貧困戶,給蠶農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
“利用智慧蠶房喂蠶、消毒、取繭都很方便,既能節省勞動力,又能提高蠶蟲存活率和蠶繭產量質量。”六納村駐村**書記吳桂彬說,在基地實施種養分離、飼養標準化,蠶病全年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蠶繭產量提高一倍以上,且可繅制**級生絲,年產值達到12萬元。
六納智慧蠶房靠科技養蠶成功帶富,是忻城縣實施科技養蠶工程取得實效的一個典型事例。近年來,該縣在大力實施蠶桑“三新”工程中,不僅為蠶桑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也有效帶動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實現1萬多戶貧困戶養蠶增收。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