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后,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對于此次降準的原因,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解釋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國外因貿易摩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選擇在這個時間點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目前還是為了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提振市場信心。 與此前降準不同的是,此次降準政策分兩次實施,將在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一共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 “降準政策分兩次實施,和春節前現金投放的節奏相適應,有利于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時也兼顧了內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上述負責人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進一步進行了說明。他認為,春節前現金需求大,疊加年初信貸投放較多,銀行流動性面臨一定壓力,降準釋放資金有助于緩解這一壓力。此外,今年地方債發行啟動早,此次降準也是為避免地方債提前發行給銀行造成流動性緊缺。 那降準后的主要利好在哪些領域?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釋放的約8000億元長期增量資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貸款資金來源。置換中期借貸便利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20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于實體經濟降成本。這些都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8年1月、4月、7月和10月,中國人民銀行也曾經實施定向降準,向市場凈釋放資金約2.3萬億元,這都旨在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不過,在此之后,市場的反應并不如人意。“幾千萬元的貸款只能暫時緩解流動性問題,對于企業今后發展仍是不夠。”一家深圳環保企業的董事會秘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企業手上大把的項目由于缺乏資金不敢開展,急切盼望金融活水更順暢地流向民營企業。 同時,有專家提出,中國人民銀行將流動性注入銀行體系后,還要受到資金供求雙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約。金融體系即便“有錢了”,也仍需進一步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讓資金流向*需要的地方。 由此可見,不管是定向降準還是全面降準,這之后如何讓資金真正抵達實體經濟才是關鍵所在。 “此次降準力度略超預期。”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認為,8000億元增量資金將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長期穩定的增量資金,也顯著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有助于銀行進一步發展普惠金融,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意愿和能力。 事實上對于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意向確實值得期待,因為就在宣布降準的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決定自2019年起,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 中國人民銀行方面表示,該方案有利于擴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使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 市場人士也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此舉擴大了享受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銀行范圍,從而釋放出更多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預計總量上有7000億元左右的流動性,盡管規模上并非“大水”,但從結構上來看,更重要的是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小微企業信貸資源配置,體現出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對于貨幣政策的定調:既要流動性合理充裕,又要保持穩健的大方向不變。 兩重利好疊加,直指實體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發展難題——大型銀行面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服務意愿低,能力無法兼顧。因此,這一輪降準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有了更強動力。 但如果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還有一定的保障機制,相信對于企業享受利好將更為有利。“要進行精準投放,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尤其是要進一步加大對金融機構的正向激勵。”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強調,一方面依靠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體系中的普惠金融部門進行投放;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也要加強外部監督,確保至少能夠把通過定向降準投向民營、小微領域的資金,真正用到相關領域。 不過,所有政策的下發,落實才是重頭,就如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所說,“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很多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的政策,關鍵是如何將這些落實到位。”他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疏通貨幣信貸政策的傳導機制,發揮“幾家抬”的政策合力,調動商業銀行積*性,層層壓實責任,建立長效的融資機制安排,打通政策傳導的“*后一公里”。 所以,對于釋放資金能否真正提振企業發展,還須拭目以待。(經濟參考報)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