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2018年中國經濟優勢和風險并存 “展望今后,2018年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是有條件有信心的。當然,我們也清醒看到,當前國際環境仍然錯綜復雜,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還有待解決,宏觀經濟提質增效、持續發展任重道遠,仍需付出艱苦努力。”1月22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在分析2018年經濟情況時說。 他在當日新聞發布會上指出,2018年將全力做好8項重點工作,即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等,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統計局于上周公布了2017年全年經濟數據,中國GDP增長6.9%,高于6.5%左右的目標。多位機構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目標可能仍定在6.5%左右。據了解,今年的經濟目標有望在2018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公布。 做好八項重點工作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指出,2018年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仍然錯綜復雜,化解國內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和問題任務依然艱巨。 為此,2018年將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的同時,全力做好8項重點工作。 這包括: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 “2018年,發改委將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扎實推進風險防范工作。”嚴鵬程在1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根據了解,上述一些重點工作和三大戰役的部分措施,已經開始實施。 例如,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2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明確堅持以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和政府支持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煤炭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優化生產力布局。 在發展新興產業等方面,發改委對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公開征求意見,同時為加強“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創新,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發改委實施了2018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 在企業債方面,發改委在2017年底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方、有關中央企業和登記托管機構,全面梳理2018年兌付的企業債券償債資金準備情況,摸清企業債券信用風險底數。 據了解,2018年出于防范金融風險的因素,廣義貨幣的目標(M2)余額增速目標可能只有9%左右,比上一年下降了約3個百分點。地方債務、居民債務和企業債務比例都將被控制。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他指出,現在經濟的路線和時間表都很清楚,未來三年中國經濟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中*重要的就是精準扶貧、防止污染、防范金融風險三個方面,只要把經濟放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就好。 “*主要的就是要防范風險,拆掉金融定時炸彈,經濟穩住了之后就可以去杠桿。” 今年增速或略有下行 2018年的經濟目標,以及就業、物價、廣義貨幣、投資、消費、赤字等目標,有望在2018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民經濟發展報告以及財政預算報告等報告中公布。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經濟仍有下行壓力,增速可能比2017年有所降低,因此目標可能仍定為6.5%左右。 1月22日,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認為,2018年的經濟會比2017年的增速略有下行。原因是金融嚴監管導致了實體的融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推升,進而可能會抬高投資成本。另外消費貸款因為金融監管原因,可能會放慢,這會影響消費增速。 從政策方面來看,2018年防范金融風險,比如房地產貸款控制以及地方債治理控制,可能會使得融資工具受到沖擊。“但是高端的設備制造帶來的新動能、房地產銷售相關產業的良好表現、海外市場需求復蘇帶來的出口推動,都會給經濟帶來新動力。”李奇霖說。 嚴鵬程指出,2017年,*關鍵是要看到增速背后的質量、效益和結構,相比以往都有了明顯提升和改善。2018年中國要主動把握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的外部機遇,進出口由前兩年的負增長轉為2017年的兩位數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好于預期。 據了解,2017年中國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1%,比上年提高18.7個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數量所研究員沈利生指出,2017年的外貿增速很高,2018年存在上一年高基數的因素,實際凈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會下降,但2018年經濟實現6.5%左右的目標問題不大。 沈利生指出,從長期看中國勞動力總量快速下降,未來幾年還可能下降幾千萬,相應勞動力成本上升,加之老齡化程度提高,工作的人減少,拿養老金的人增加,這對經濟的可持續性造成影響。“在這方面,應該解決出生率低的問題,另外可以大力提高機器人使用率,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沈利生說。(21世紀經濟報道)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