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與2016/2017年度相比,2017/2018年度是棉花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已經結束的2017年,各項棉花政策調整相繼塵埃落地。那么2018年棉花市場會有哪些變化?是繼續下跌,還是企穩走高? 截至2017年12月末,全國新棉采摘基本結束。 下跌還是走高,目前還很難蓋棺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球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對棉價形成巨大壓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春節前國內棉價或延續弱勢,紡企對于棉花供應寬松預期增強,預計在春節前不急于購買棉花。國內的棉花市場如果沒有政策的刺激,或是下游需求仍沒有改善的話,棉價將很難出現大幅度的反彈。 多數棉企以消化儲備棉為主 去年新棉上市初期,儲備棉輪出剛剛結束,由于市場上流通的儲備棉數量充足,對新棉需求度并不太高。加之籽棉價格也從開秤時的高位逐步理性回落,皮棉成本漸漸降低,去年10月中下旬新棉價格小幅調降后,紡企似乎仍不買賬,新棉價格一再走低。 2017年儲備棉輪出期延長,截至9月29日儲備棉輪出結束,累計計劃出庫437.83萬噸,累計出庫成交322.36萬噸,成交率為73.63%,成交量較2016年增加57萬噸左右,這主要源于儲備棉價格較低,較高的性價比帶動了下游紡織企業采購熱情,用棉企業增加了采購量。在9月底儲備棉輪出結束后,儲備棉在價格上較新棉占較大優勢,貿易商也紛紛表示經營儲備棉利潤較為可觀,加之用棉企業對儲備棉高度認可,對新棉銷售造成不小沖擊。 2017年11月8日,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2017年18號公告稱,2018年儲備棉的輪出工作將于2018年3月12日開始,暫定8月底結束。 在儲備棉庫存連續兩年快速下降的情況下,國家繼續輪出儲備棉,有利于充分滿足國內紡織企業對中低等級棉花的需求。這一政策的公布提前穩定了市場,有利于用棉企業合理安排棉花的采購計劃,促進國內棉價運行平穩。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國家棉花儲備庫存依然偏高,還沒有達到國家認為的合理范圍,仍然需要去庫存。在儲備棉繼續輪出的情況下,國內棉花供大于需,對市場的壓力不言而喻。 關于近期的采購計劃,有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生產原料仍以儲備棉為主,庫存3個月左右,訂單情況較好,可維持到2018年1月。據了解,由于下游織造企業訂單不足,大部分棉紡企業仍以消化儲備棉庫存為主,并且庫存可以持續使用到春節前后,2017年年底只是少量采購新疆棉和內地棉做配棉,加上年底資金緊張,棉紡企業都盡量減少庫存成本。 紡織企業采購新棉更加理性 截至2017年12月15日,全國累計皮棉加工量452.3萬噸,同比增加70.1萬噸;全國累計皮棉銷售125.5萬噸,同比減少35萬噸。數據背后也印證,皮棉加工節奏在提速,但銷售卻仍顯遲滯,無形給市場帶來莫大壓力。 但從長遠來看,新棉銷售未必會一直不理想。日前,“雙28”新疆棉報價跌破152 0173 3840元/噸大關,儲備棉因有前期競拍價格及倉儲、財務成本支撐,下降幅度并不明顯。新棉與儲備棉的價差由前期的近千元/噸逐漸縮小,儲備棉價格優勢已不明顯,市場關注度向新棉傾斜,其銷售也稍有起色。 有紡企負責人表示,雖尚有部分棉花原料庫存,但出于配棉需要仍將陸續入市少量采購,在儲備棉和新棉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企業將**考慮采購新棉。主要原因是新棉在顏色級等指標上優于儲備棉,結算方式相比儲備棉來講更具有靈活性,企業資金壓力相對較小。福建某紡企原料庫存約1個月,負責人表示沒有使用儲備棉,新棉使用隨買隨用,可見多數紡企今年以更加理性的態度采購新棉。 對于后期棉花市場走勢,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總結為4個字——先抑后揚。**,2018年1月份紡企原料庫存充足,2月份紡企春節放假、準備輪出競拍,采購難以放量,因此春節前供需格局不會發生變化,棉價尚未觸底,或將繼續下行。其次,3月12日輪出的競拍底價和質量結構將決定拐點出現的時機。預計2018年儲備新疆棉成交價與2017年新疆棉的價差至少為500元/噸,一旦超過800元/噸,紡企將更傾向于采購儲備新疆棉,制約新棉銷售。2018年6月輪出過半之時,考慮到2018/2019年度的供需缺口,容易造成心理上恐慌,將會刺激紡企采購現貨。 總體來看,2018年年初,新棉在價格上占據低位優勢,加上紡企陸續調整原料配比入市采購,新棉銷售有望迎來起色,但受制于下游需求端高庫存的壓力,預計春節前新棉行情持續走弱,但成交依然不會有明顯放量表現。在新一輪的儲備棉輪出前,國內棉花供給充足,預計紡企將以隨用隨買為主,等待儲備棉的輪出。(全球紡織網)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