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金輪杯”第二屆梳理技術高峰論壇2016年5月在黃山召開,論壇共邀請百名行業專家就梳理領域的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細致的交流,如何正確評判梳理質量與成紗質量的對應關系,梳棉工序質量評價方法與工序質量管控,棉結、短絨的系統控制,與會專家對這些話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探討。以下是來自金輪的梳理專家周建平和行業資深專家陸惠文老師就梳理質量的正確評判以及與成紗質量的相關性的一段對話,現與大家分享。 周建平 柔性梳理的目的就是解決短絨的問題,棉結、短絨的控制是棉紡廠在梳理控制過程中的重點,反映梳理質量*好的結果是看成紗質量,因此有了梳理過程中的質量指標同*后成紗質量指標的對應關系,對于紡紗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就會提高,包括我們未來的檢測方法。我們可以去思考,有時候梳理過程中的質量指標棉結、短絨,包括整個系統質量,我們關注的是棉網質量。但是,棉網質量只能是看的。由于每個人的認識程度不同,存在人為的差異。在這個基礎的角度上,今后影像(檢測)會成為數字量化對棉網質量進行判斷。特呂目前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在線如何通過產質量來反饋梳理質量。能否把谷歌的這個魔眼技術用在我們的梳棉機上,僅使用它的少部分技術,用于棉網質量監測?假如我們的擋車工把魔眼一帶,就可以了解當前的工藝參數、設備參數等,這對于未來紡紗廠的質量管理的作用太大了。 陸惠文 在烏斯特條干儀里面,+140%、+200%(疵點),不完全代表布面(質量)問題。它是一種常發性紗疵,而布面顯示的棉結大約是1-2毫米左右的棉結。大家可以去看看,烏斯特的應用手冊里面定義的+200%棉結是什么樣的?而布面棉結往往反映的是A0、A1、A2紗疵,這些紗疵往往在布面上顯性。而這類紗疵,電清是不能切除的。也就是說,看紗線品質的好壞,就看你的紗疵分布圖,A0、A1、A2、B0、B1、B2,紗疵分布。A0、A1、A2區域紗疵多,這就要關注到短絨的長度分布區域。 舉一個很簡單例子,精梳紗,你把絨輥花扒下來看看(纖維長度)是多長。絨輥花的(纖維)長度一般不會超過5毫米,一般在1-3毫米之間。那么這些(1-3毫米)纖維是哪里來的?這些纖維就是在纖維整理期間產生的,而實質上(這些纖維)沒辦法排除。也就是說,對于短絨概念來講,我們不要再去考慮原有的短絨的重量百分率。短絨的重量百分率不完全代表成紗的品質,而短絨的數量,根數百分率與紗線(質量)有關系。 舉例,一根纖維變成兩根,(兩根纖維的)重量是一根纖維的重量;同樣一根纖維也可以變成四根,它們的重量百分率沒有變,還是一根纖維的重量,但是,一根纖維變成兩根,它還具有一定的可紡性。但是當一根纖維變成10毫米以下的時候,它就沒有可紡性了。 我在 大家記住了,細紗的隔距越小,短小紗疵也會增多。也就是說,紗線質量的好壞,就表現在絡筒的效率上。我們做了很多企業,當絡筒效率達到90%的時候紗就沒投訴。所以千萬不要去人為地追求條干,而是追求段間、錠間和臺間的離散度。這是才是后道工序對的紗線質量的要求。 “金輪杯”第三屆梳理技術高峰論壇將于4月16日在杭州召開,本屆高峰論壇的研討主題如下: 專題一:有關梳棉機后部及相關問題的探討(專家:陸惠文、歐懷林、楊巧云) 1、梳棉機后部結構的特性比較與分析 2、梳棉機后部工藝對梳棉質量的影響 3、梳棉機后部氣流的研究與控制 專題二:有關機采棉問題的探討(專家:肖光偉、孔憲生、劉古力、劉玉慶) 1、梳理器材配套研究的新方向、新思路 2、國產機采棉梳理技術研究 3、梳棉機排除棉結雜質和短絨的機理探討與分析 4、保持機采棉生條質量穩定的措施與實踐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近期報道!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