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早在2015年,一大批消費品公司將中國工廠外遷。為此做了一下盤點: 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計劃從低價服裝品牌G.U.開始,向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工廠增加代工訂單。迅銷集團的產品原本約有85%在中國制造,但隨著中國人工成本的持續上漲,目前決定將中國以外20%~30%的生產比率提高到50%。 無印良品計劃3年后把在中國的合作工廠從229家減少到86家,自中國的采購比率從60%降低一半。青山商事繼越南、緬甸、柬埔寨之后,今年還將開始在印度尼西亞進行委托生產,東南亞工廠主要承擔縫制工序,所需布料仍從意大利和中國采購。 西鐵城也在2015年初解散了在華生產基地—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千余名員工被解除勞動合同,限期離廠。全球*大貿易采購商利豐近幾年業績大幅下滑,股價也跌到了歷史*低點,這幾年也削減了在中國內地的采購,并把工廠遷往東南亞。 利豐主席馮國綸表示,中國2009年前是世界工廠,隨著人工成本上升,轉為內需帶動,預計中國于2030年前可成為全球*大的消費國,如中國可保持平均每年6%-7%的經濟增長,其可超越美國3%的經濟增長,進而成為*大的經濟體,而一些勞工密集的行業會逐步轉移至越南等地區。 新任美國總統的女兒Ivanka Trump同名品牌鞋履代工廠華堅集團,從2012年就在埃塞俄比亞建設輕工業園,目前在埃塞共有員工4000余人,其中埃塞本地員工數量超過3800人。 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一份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國。該報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制造成本指數是96,也就是說,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可見雙方的差距已經*大地縮小了。說到這,新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要笑了! 重稅之下,如何盈利? “中國制造業的稅負比美國高35%”。到底稅負高不高? 根據世行與普華永道發布的*新報告,2016年,中國企業的總稅率達到了68%,位列世界第12位。據不完全統計,涉及企業稅費的超過10種。舉個栗子,格力電器公布的2015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2015年公司共繳納各種稅金152 0173 3840.16億元,當年的營收總額為1005.64億元,凈利潤為125.32億元,稅金占到了格力營業收入的14.7%,相當于凈利潤的1.18倍。 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公司繳納的“大頭”。根據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應納稅所得額的25%。根據財政部規定,我國目前增值稅*高稅率為產品增值額(小規模納稅人除外)的17%,*低為3%。相比之下,日本的增值稅率為5%、韓國與越南均為10%、新加坡為7%。除了繳納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稅收之外,我國部分企業還要在此基礎上繳納約13%的附加稅費,包括7%的城市維護建設費、5%的教育附加費和1%的防洪費。 與美國相比,中國很多稅種不一樣。中國對企業征收增值稅,是使得企業在生產環節增加了稅收,美國收銷售稅,是在*終銷售環節交稅,但是銷售稅由各州來收,所以存在很大差異。也就是說,在中國,企業是否盈利都需按照生產繳納增值稅,而在美國,企業不盈利基本就不用繳稅。 關于成本過高、稅負重、投資化的重復建設都是當前國內實體經濟無法回避的問題。尤其是人口紅利的消失,更是壓垮制造業這具亟待改革的駱駝的*后一根稻草。反映在消費品行業,鞋服等消費品品牌工廠外遷一部分是由于成本、稅負等過高造成,另外一部分原因,也是多年同質化競爭造成的大量產能過剩。 關廠、搬遷之后,消費品牌生產企業要面臨轉型。提高生產供應效能、提升市場精準度和靈活度、品牌運營等都將是大部分消費品行業企業需要突破的重點。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