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 ? ?01市場分歧與展望
? ? ? ?回顧上周周報標題《搶收死局,看弱消費》。我們對于棉花市場的觀察依然集中在這幾點因素上面,所以值得關注幾個焦點事件:1、8月社零數據超預期偏弱;2、新疆發改委嚴格禁止新疆軋花廠混收兵團地方籽棉資源;3、上周五輪出量降低至1萬噸;4、中國繼續大力采購美棉,與此同時其它美棉消費國數據偏弱。
? ? ? ?8月社零數據公布,國內紡織服裝8月銷售額同比下降6%,這一數據打破近五年新低。統計局將社零總數走弱歸結于德爾塔疫情對國內生活秩序的影響,筆者認為,除了疫情因素外,國內紡織服裝消費處于瓶頸狀態,是紡織服裝社零數據弱于其它社零數據類別的主要原因,若如此發展,金九銀十旺季也難進一步樂觀,后疫情時代消費復蘇的主線預期將打一定折扣。
? ? ? ?搶收依然是繞不過去的現實問題,我們可以注意到,零星上市的手摘棉價格普遍高于10元每公斤,甚至有些接近13元。其背后更多在反應今年籽棉市場搶收預期。但去年10月期間大型棉商搶收推動的棉花行情時候能在今年重演,值得商榷。造成籽棉高價的原因主要基于三點:1、軋花廠產能過剩,籽棉供需偏緊;2、棉農種植成本提高;3、減產預期導致棉農存在畝產值降低預期,希望通過高棉價來彌補損失。但實際情況來看,軋花廠產能過剩在去年已經顯現,本年度政府并未批準新產能投放,同時減產預期也從種植期到現在有所降低,根據中國棉協*新調研報告,預計新疆單產同比增1.11%。理性角度來看,這三點中減產預期面臨證偽,而其它兩點已經被高籽棉價格price in。理性來看,過高的籽棉價格在籽棉供需層面以及下游消費不暢的背景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必然要承認市場的不理性情緒依然是市場不可忽略的交易要素之一,不過*近為應對搶收造成價格過高的局面,保障新疆建設兵團可供資源量,新疆發改委嚴格禁止軋花廠混收兵團地方籽棉資源,2021年地方公示的棉花加工企業只能收購地方棉花,兵團公示的棉花加工企業只能收購兵團棉花。這也將進一步降低新年度搶收過熱的情緒。
? ? ? ?隨著儲備棉進一步升級調控政策,未來儲備棉大概率將進入低安全邊際庫存,上周五輪出量突然從1.5萬噸降低至1萬噸。儲備棉進入低安全邊際庫存,這意味著國內棉花的定價權將向外棉市場轉移,因為調控手段可能轉向外棉進口,近幾周美棉周度銷售數據中,中國買家占大頭,但其它國家消費采購偏弱。因基于全球棉花消費恢復預期被逐漸證偽的預期下,加上CBOT、ICE糧棉比回歸到均值下方,下一年度美棉面積可能得到大幅恢復,外棉高度非常有限。
? ? ? ?02棉紡產業回顧
? ? ? ?棉紡產業回顧:上周周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穩中仍有下跌,2020/21年度棉花現貨交投略有好轉,2021/22年度遠期預售資源成交較好。上周少量北疆軋花廠開秤,不過收購也為手摘籽棉,收購價也在10.5-11元/公斤為主,主要為開秤試軋用途,收購量不多。上周純棉紗市場維持弱勢成交,棉紗價格再次下跌,跌幅多在500元/噸附近,局部貿易商出現低價拋貨現象,市場信心不足。紡企庫存繼續累積,但整體庫存水平仍不高。開機方面,局部有限電現象,在棉紗產區尚不普遍,開機小幅下滑。9月已接近下旬,但全棉坯布交投仍無明顯好轉跡象,預計的中秋節后需求也難有釋放,在此情況下織廠生產積*性不高,貿易商操作意愿不強,坯布價格維持弱勢下跌主導。織廠庫存持續增加,積累下壓力放大,平均水平即將達到27天左右。目前市場僅靠一些小型訂單、或是補單為主維持。近期部分地區限電現象增加,江蘇、浙江、廣東等部分地區織廠減產持續,各廠具體情況有差異,部分地區工廠則因為對后市信心不足,生產意愿不強,主動減產,工廠開機負荷持續下滑。
? ? ? ?03其他數據
? ? ? ?1、期貨市場
? ? ? ?2、種植情況
? ? ? ?3、需求替代品情況
? ? ? ?4、內外價差情況
? ? ? ?5、棉紡織行業情況
? ? ? ?6、國內服裝業銷售情況
? ? ? ?7、海外棉紡織行業情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