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 ? ?時值圣誕出貨季,8月的中國外貿、尤其是出口正在大幅反彈。
? ? ? ?海關總署9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出口1.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進口1.53萬億元,同比增長23.1%;而在上月,中國進出口、出口、進口的增速分別為11.5%、8.1%、16.1%。
? ? ? ?受訪專家指出,這一方面是因為8月進入圣誕出貨高峰期,外部需求保持強勁;另一方面,近期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的工廠再度出現大面積停工,導致部分外貿訂單回流。有分析稱,今年中國外貿有可能實現兩位數增長,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
? ? ? ?不過,中國外貿強勢增長的背后也面臨著三方面的隱憂:一是防疫物資等出口明顯回落,二是隨著海外及周邊國家的恢復,貿易替代效應可持續性堪憂,三是外貿海運、原材料、匯率、人力等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擠壓了外貿企業的利潤。
? ? ? ?外貿反彈,今年或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
? ? ? ?海關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4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環比增長5%。其中,出口1.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 ,環比增長4.9%;進口1.53萬億元,同比增長23.1%,環比增長5.1%;貿易順差3763.1億元,同比減少6.8%。
? ? ? ?相比7月份,中國進出口、出口、進口的同比增速分別反彈了7.4、7.6、7個百分點。
? ? ? ?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8月中國外貿表現超預期,反映全球需求仍處于擴張復蘇的軌道。其中出口明顯好于預期和前值,當月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服裝、汽車等商品出口保持強勁增長,抵消了包括口罩在內紡織品出口的下滑。
? ? ? ?他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隨著疫苗的推廣和全球內需支持政策的出臺,海外市場對非必需商品需求依舊旺盛;另一方面,國內疫情防控得當,制造業配套能力較強,保障了生產。
? ? ?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指出,8月外貿明顯反彈,**是因為當月本來就是圣誕出貨高峰季;更重要的是,8月越南等東南亞生產基地疫情迅速升級,大量工廠關閉,使得訂單再度向疫情防控較好的中國轉移。
?
?? ? ?“胡志明市的工廠7月還在加班生產,到了8月卻大面積關閉。東南亞的工廠大部分都是跨國公司或中國公司設立的,后者往往在中國也有工廠,所以訂單可以迅速轉向國內。”
? ? ?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同樣認為,新一輪疫情對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更為明顯,使得海外供給的恢復進程受阻,這緩解了中國供給端的壓力,帶來出口的超預期上行。
? ? ? ?他指出,目前越南每日新增人數已超1萬人,死亡率也快速上升到了2.5%,馬來西亞每日新增則超過了2萬人。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地封城,生產受到了明顯影響。相應的,這些國家的出口也出現大幅回落。比如8月當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速為-1.13%,前值為17.39%;7月馬來西亞出口同比5.14%,前值為27.22%。
? ? ? ?數據顯示,由于防疫封鎖措施造成工廠停工或減產,8月份,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的制造業PMI都處于萎縮區間,其中越南制造業PMI已從7月的45.1再下降至40.2,連續第三個月衰退,泰國的制造業PMI數據從48.7跌至48.3。菲律賓則從50.4跌至46.4,均創2020年2季度以來的新低。
? ? ? ?而在需求端,李奇霖表示,一方面,海外疫情的爆發也使得防疫物資的出口環比再次回升,對出口的拖累明顯減弱。8月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同比下降14.9%,上月為-26.8%;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同比增長17.9%,上月為-17.1%。
? ? ? ?另一方面,海外企業正在為開學季、圣誕節備貨,8月箱包及類似容器當月同比增長48.2%,前值為31.7%;玩具當月同比增長31%,前值為14.4%。
? ? ? ?展望四季度,周茂華預計,年內中國外貿出口增速或將趨緩,但仍保持較高景氣度。一方面,全球經濟保持復蘇,國內外貿出口韌性十足;另一方面,基數正在抬高,疫情仍在擴散,大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供給瓶頸及物流受阻都會對外貿構成拖累。
? ? ? ?在近日的服貿會上,海關總署研究中心主任萬中心預計,今年中國貨物貿易不論同比、還是相較2019年,都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達到5.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在“十四五”開局**年,中國有望提前完成貨物貿易的“十四五”目標。屆時,中國貨物貿易的國際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至15%左右。
? ? ? ?“一次性利好”漸退,未來形勢不容樂觀
? ? ? ?白明指出,盡管8月數據喜人,但從中長期看,中國外貿也面臨著三方面的隱憂:一是防疫物資等出口明顯回落,二是隨著海外及周邊國家的恢復,貿易替代效應可持續性堪憂,三是外貿海運、原材料、匯率成本持續高企,擠壓了外貿企業利潤。
? ? ? ?盡管8月防疫物資出口環比有所回升,但該品類去年增長過快,今年二季度以來,陷入負增長的該品類一直是外貿的拖累項,前8月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6008.3億元,下降了18.4%,“去年的疫情為防疫物資的出口帶來了大量的恐慌性需求,透支了未來的需求;同時海外供給也明顯改善,未來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消化現有的庫存。”
? ? ? ?同時,盡管8月部分東南亞訂單轉移到了中國,但能否留住這部分訂單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白明指出,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的這部分訂單對于成本高度敏感,雖然疫情期間依賴中國供給,但隨著疫情的放緩,海外供給缺口整體上會呈現收窄趨勢。
? ? ? ?李奇霖指出,拉動這一輪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海外寬松的貨幣政策,在財政大放水的情況下,居民的需求旺盛。但是美國此前每周300美元的財政失業補貼如今正式退出。補助退出疊加目前疫情影響尚在,8月美國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從7月的81.2下滑到了70.3,因而他預計,后續出口會呈現緩慢回落的態勢。
? ? ? ?在白明看來,隨著上述“一次性利好”因素的退出,中國外貿形勢難言樂觀。
? ? ? ?中國官方對此也保持著清醒的態度。在 8月2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今年外貿的強勁背后有很多“一次性因素”,比如周邊地區疫情加劇造成訂單回流中國,防疫物資出口量劇增等,這些“一次性因素”正在逐步消退,下半年以來外貿增速正逐步放緩,“明年的外貿形勢可能很嚴峻”。
? ? ? ?王文濤指出,當前中國外貿企業普遍面臨著運力不足、運費高漲,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四難”問題。
? ? ? ?企業成本居高不下,圣誕出貨遭遇海運難
? ? ? ?
? ? ? ?事實上,近期不少外貿企業反映,由于國際物流價格瘋漲且擁堵不堪,今年不少圣誕訂單難以按時交貨。
? ?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8月底就此回應稱,每年6-8月是圣誕用品出貨高峰期,但今年考慮到海運滯港風險,海外客戶普遍通過線上看貨和簽單的方式提前下單。部分訂單已較往年提早出運、完成交貨,但也有部分訂單由于訂艙困難或運費過高,積壓在國內倉庫,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
? ? ? ?9月3日公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已高達3097.58,繼續創出歷史新高。而中國到美東航線4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海運價格已突破2萬美元,同比上漲了5倍。
? ? ? ?目前全球在運營集裝箱海運運力達2400萬TEU,集裝箱達到4800萬TEU,上半年中國到北美、歐洲的運力增長了55%、30%,然而“一船難求、一箱難求”依舊愈演愈烈。
? ? ? ?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大山指出,和2019 年比,今年全球海運需求有望增長1%,集裝箱增長5%,而運力規模與集裝箱供給規模分別增長7.1%和7.4%,船隊規模增速明顯快于運量增長,然而運價卻仍在大幅上漲。在他看來,集裝箱船租金、海員成本、中介費用、油價上升都推動了海運成本的激增。
? ? ? ?在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宋小明看來,運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由塞港、海員短缺帶來的運力效率低下。他介紹,目前歐洲基本港平均塞港時間3~5天,美西港口10~12天,美東港口大概7天,近期鹽田港、寧波港等亞洲港口也陸續出現塞港。目前國際海員共有152 0173 3840萬人,中國的國際海員大概是80萬人,*近韓國等地區海員、碼頭工人、司機持續罷工,港口工人與海員出現階段性短缺。
? ? ? ?此外,他強調,要警惕貨代層層漲價,推高整個海運價格的問題, “像到美國的話,航運公司也就報價5000~6000美元,但市場上可以漲到2萬美元,這主要是因為中間貨代的層層加成。”
? ? ? ?針對外貿企業普遍面臨的成本高企問題,宋小明認為,外貿出口企業可考慮調漲銷售價格。“我們跟很多外貿企業有溝通,他們賣到歐美的商品物美價廉,價格非常便宜,它們的價格是有很大上漲空間的。”
? ? ? ?白明則指出,外貿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在物流上很難繞過貨代環節,尤其是在運力嚴重不足的當下;而關于商品漲價,這需要與進口商做艱難的談判,而且面臨著丟失客戶的風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