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 ? 據海關統計數據,2021年6月我國進口棉紗16萬噸,環比減少1萬噸,跌幅5.89%,同比增長6.67%。2021年1-6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13萬噸,同比增加31.4%。
一些織布企業、沿海地區棉紗貿易商表示,受美國政府對新疆棉花產品實施廣泛進口禁令、C21S-C40S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紗性價比較強、2021年上半年人民幣較大幅升值等影響,棉紗進口同比保持高速增長在預料中。
從調查看,雖6/7月國內C60S及以上供應有些偏緊,紗廠接單、排單較順暢,但青島、寧波、上海等港口印度、越南產高支普梳、精梳紗的詢價、出貨起色卻不大甚至偏冷清,業內分析如下三個原因成為進口高支棉紗銷售“絆腳石”:
一是印度、越南C60S及以上原料主要采用美國皮馬棉或埃及吉扎棉,再加上工藝水平、設備條件等多方面原因,損耗略大,因此港口高支紗報價與國產紗“倒掛”,價格上沒優勢;
二是無論棉紗貿易商還是印度、越南等國紗廠港口60S及以上高支保稅、清關待售數量非常低,買家可選擇空間不大;且船貨因配棉不同、生產日期不同、批次不同普遍與港口現貨有一些差異,引發布廠、中間商擔心;
三是越南、印度高支普梳、精梳紗品質指標、一致性及穩定性仍與國產大廠品牌紗有些差距,尤其棉花異纖含量、短絨含量偏高,棉結多、毛羽偏重的現象客觀存在,不利于紡高檔高支高密坯布、面料、服裝。
從貿易商報表看,近幾日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烏茲別克斯坦等產地棉紗內外盤報價連續企穩,并未受到ICE寬幅振蕩影響,國外紗廠、棉紗貿易商等情緒穩定,惜售氣氛有所升溫。
據了解,受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緬甸等東南亞各國疫情明顯惡化(越南河內、胡志明等城市實行封鎖),疫情警報再次拉響,防控全面升級,因此部分紗廠、服裝廠等產銷受到沖擊,部分棉紗銷售合同面臨生產延后,裝船、交貨被迫推遲7-15天,國內織造廠、貿易商下單需與東南亞紗廠反復聯系、確認,以免影響排單、生產;7-9月港口保稅+非保稅棉紗庫存壓力有望不斷緩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