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受益于大煉化的規模效應,氨綸價格的上漲以及需求的大增,帶動多家化纖類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喜”。
氨綸價格繼續上攻!
7月19日,廈門力隆氨綸有限公司氨綸40D的報價為84000元/噸,新鄉化纖出產氨綸40D的報價為79000元/噸,該報價有效期為3天。
國內氨綸市場價格堅挺運行,據Wind采集的中國化纖經濟信息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氨綸40D均價為58787元/噸,較2020年同期的29152 0173 3840元/噸同比上漲101%。6月末時價格曾上調至71500元/噸,創下了2010年8月以來的歷史新高。
7月19日,百川盈孚氨綸市場研究員包夢美告訴時代財經,今年1月到5月份,氨綸持續上漲主要是由于其原料PTMEG(聚四氫呋喃)的上漲以及需求的拉動。5月以來,則由于需求越發強勁,特別是運動服飾、瑜伽服、泳裝等。
受益于大煉化的規模效應,氨綸價格的上漲以及需求的大增,帶動多家化纖類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喜”。
根據業績預報,民營大煉化龍頭企業東方盛虹(000301)今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加1645.02%至1803.65%;新鄉化纖(000949)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394.14%至2569.79%;華峰化學(002064)今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長441.31%至486.42%;國內氨綸、芳綸龍頭企業泰和新材(002254)上半年業績預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億元至4.5億元,同比增長222.45%至262.76%。
截至7月19日收盤,東方盛虹報收23.77元,跌幅-9.45%,市值為1149億,因屬于當日跌幅偏離值達7%的證券而登上龍虎榜。但從去年11月開始,東方盛虹股價開始持續上漲,短短8個多月,已上漲約3倍,成為蘇州第二家總市值達千億的A股公司。
氨綸只是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PPI繼續走高,進一步強化以大煉化為代表的化工行業盈利和增速。但隨著產業鏈下移,利潤卻在縮減。包夢美對時代財經指出,“盡管氨綸上漲,但是含有氨綸的產品紗線價格并沒有漲很多,布料漲價很困難。”
多位從事制衣業的小微企業老板均對時代財經表示,由于紡織、制衣業門檻低,企業工廠之間競爭特別大,利潤被壓低,漲價較難。
據萬博新經濟研究院統計數據,2021年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利潤增長*快的是化學纖維制造業,增長743.7%,但紡織業僅有4.7%的增長。在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看來,PPI向CPI傳導滯后的原因實際上是上游壟斷競爭和下游過度競爭的利潤的再分配問題,反映了中小微企業的經營困境。
原材料上漲和需求回升是主因
氨綸面料的優點是彈性好,可以拉伸5-8倍,耐酸堿、不易老化,因此在服裝織物上得到了大量的應用。氨綸不能單獨織布,一般都與其他原料織在一起,比例一般在3-10%之間,因此氨綸有紡織“味精”之稱。
百川盈孚分析師包夢美告訴時代財經,1月-5月氨綸上漲與其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PTMEG是氨綸主原料,占氨綸原材料80%。受海外疫情得到控制、需求復蘇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石油價格上漲,生產PTMEG的原材料則是由石油提煉而來的,今年以來PTMEG漲了124%。
除了原材料上漲,需求回升是氨綸價格攀升的重要原因。包夢美介紹,在需求方面,1~5月份氨綸的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8%左右。此外,疫情之后,人們更加注重運動、健康,下游對舒適面料,尤其是瑜伽服、運動服裝的需求增大。
受益于此,氨綸應用占比增加,普通的運動服飾氨綸占比達10%~20%,有的甚至達到30%。例如像安踏的一款外套防曬服,氨綸占到28%。此外,近期下游也在為秋季面料備貨。
據海關總署數據,按人民幣計,2021年1~6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9088.7億元,同比增長3.27%,其中紡織品出口4448.5億元,同比下降14.63%,服裝出口4640.2億元,同比增長29.25%。
“需求再疊加貨源緊張,氨綸價格節節攀升,”包夢美指出,氨綸價格高也與產能尚未全開有關。目前氨綸行業開工8-9成左右,廠家間負荷分化仍明顯。
至于5月以后,氨綸價格上漲則主要是供需關系在支撐。據悉,PTMEG5月份出現了一波下滑,從42,000元/噸逐漸下滑到現在的38,000元/噸。包夢美稱,貨源緊缺下,部分廠家報盤上調,主要供應老客戶為主。新單價格偏高,中下游經銷商、代理逢低小幅跟進?!安糠謴S家反映,過去按月拿貨,現在都是按天拿貨,主要供應給老客戶,新單排單較為困難?!?/p>
化纖上市公司業績如坐“直升飛機”
氨綸上漲,多家化纖類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報喜”。
7月7日,民營大煉化龍頭企業東方盛虹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億元至12億元,同比增加1645.02%至1803.65%。
7月12日,新鄉化纖發布半年報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1-6月業績大幅上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10億至7.60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394.14%至2569.79%。分解之后凈利潤為,今年一季度盈利為3.11億元,二季度環比提升至4億元至4.5億元。
新鄉化纖業績預告稱,受氨綸行業基礎需求持續增長影響,公司主要產品氨綸纖維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銷量大幅增加,氨綸業務毛利率大幅提高,公司半年度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據中信建設研報,從新鄉化纖的氨綸產品結構上來看:公司氨綸產品主要有20D、30D、40D,其中氨綸20D占比30%以上,是國內*大的氨綸20D生產企業,氨綸40D占比40%左右。而氨綸20D價格價差漲幅均顯著高于40D,公司作為國內*大的氨綸20D生產企業,受益程度高于行業平均。在生產成本方面,新鄉化纖在2014年后新增的10萬噸產能中,全部采用鄭州中遠研發的、目前業內**的第四代氨綸生產技術。該技術比第三代技術綜合能耗降低了約34%,生產成本相比國內小產能要低2000-3000元/噸。
7月16日,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致電新鄉化纖,該司投資者關系工作人員稱,盡管今年上半年石油價格上漲,但是新鄉化纖的成本在下降。同時,新鄉化纖的產品價格傳導速度很快,再加上公司產品在應用領域的滲透比例在不斷提升,下游客戶的訂單較多,所以今年整體的需求比較確定。
包夢美卻認為,氨綸的價格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出現拐點?!鞍本]在第三季度會繼續往上漲,從供應端來看,7月份只有一小部分產能可能會投產。四季度后期,如果整體產能放量,可能會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影響,但預計波動幅度不大。后期會震蕩下滑,但幅度有限。”
體育類服裝企業業績亮眼
大煉化企業下游為紗線廠、紡織廠,*下游則是制衣與銷售。
百隆東方(601339)是全球*大的色紡紗制造企業之一,面向全球采購棉花及其他各類纖維,多渠道地保證生產原材料的穩定供應。近日,百隆東方公布2021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增加38,151.06萬元到44,963.74萬元,同比增加280%到330%。業績預告稱,業績預增主要是由于2021年上半年公司整體產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產能利用率提升,訂單增加、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等因素綜合影響。
對于今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百隆東方投資者關系部工作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盡管今年上半年原材料漲價厲害,但影響不大?!肮井a品的原材料85~90%是棉花,由于有較多的棉花儲備,因此沒有受到多大影響?!?/p>
制衣與銷售環節的上市公司也出現分化。美邦服飾(002269)并無發布半年業績預告,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155.41%,扭虧為盈。但需要指出的是,扭虧主要是由于今年3月,美邦服飾及控股子公司共同出售所持有的上海模共實業有限公司****股權,交易金額為4.48億元。
與體育服飾用品相關的品牌則有較好的業績。安踏體育(2020 HK)近日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下同)與2020年同期比較取得35-40%的正增長,FILA品牌產品的取得30-35%的正增長,所有其他品牌產品取得70-75%的正增長。2021年上半年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與2020年同期比較取得35-40%的正增長,FILA品牌產品取得50-55%的正增長,所有其他品牌產品取得90-95%的正增長。
特步國際(1368 HK)也取得不錯的業績,預計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綜合溢利按年大幅增加不少于65%。
原材料上漲成本分攤在中間環節
不同于上市公司,小微企業在原材料漲價潮中備受考驗。
盧先生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主,他從紡織紗線廠進貨,主要從事毛衣生產。對于今年上半年化纖公司的利潤大漲,盧先生認為化纖企業的利潤主要是來自于庫存差價。
因是小本經營,盧先生對原材料上漲非常敏感。他告訴時代財經,今年上半年的原材料漲價厲害,跟去年進貨價格相比上漲了30%?!叭ツ昴甑谆貧w疫情以前的價格,今年大宗商品漲了很多,對我們影響也特別大。作為中間環節,我們的利潤受到壓縮,客戶的利潤也受到壓縮?!?/p>
盧先生介紹,制衣行業的利潤比較低,他的公司目前只有5%的利潤點。以前大概是7%左右,下降近乎1/3。讓他稍感安慰的是,他所在地方的人工成本不高。
“布廠、制衣業的毛利較低,競爭門檻低,很多人在做,招工也很難?,F在大的制衣廠、布廠比較先進,以技術提升生產效率,用人成本降低。小微企業資金不到位,很難扭轉這個生態環境,無法貸款融資,也無資金提升設備,提高競爭?!币幻麖氖路b制衣三十多年的夏先生同樣告訴時代財經。
包夢美對時代財經稱,“紗線廠利潤點很低,氨綸漲價了,但由于布料里面氨綸比例較小,制成紗線的價格并沒有漲很多,越到終端,價格波動越不明顯。布料漲價很困難。”
從事制衣與服裝批發十多年的陳女士也認同包夢美的說法,她告訴時代財經,“由于紗線、布匹的廠家很多、競爭大,小型制衣廠一般貨比三家。所以紡織企業和制衣企業較難漲價,原材料漲價擠壓了他們的利潤空間?!?/p>
對于中間與終端承壓的現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趙福昌對媒體指出,“今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對于產業鏈上游的企業來說是好的,如果能傳到終端由消費者承擔,對中下游企業影響也不大。但目前的情況是,CPI漲幅較小,前端產品成本提價未能轉嫁到消費價格上,因此,大部分提價成本都分攤在了產業鏈上,相當一部分企業將面臨壓力?!?/p>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