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今天(7月7日),智能制造進園區?蘭溪站暨2021中國紡織工業智能制造現場會在蘭溪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俞建勇、陳文興等300多位參會嘉賓、專家學者和紡織企業共聚一堂,就智能制造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和蘭溪紡織智能制造轉型方案等進行了研究討論。
活動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指導,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聯合主辦,蘭溪市人民政府、中國紡織機械協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浙江理工大學承辦,旨在引導全行業加快應用智能制造新技術,推進中國傳統紡織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
會議肯定了蘭溪紡織業數字化改造“4+X”模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在會上致辭表示,蘭溪提供了“輕量化改造、通用型、可持續、可復制、易推廣”的蘭溪經驗,值得學習、值得推廣。現場,棉織智能制造轉型促進中心和中國紡織服裝大數據中心(蘭溪數據中心)揭牌成立。
上世紀 60 年代,蘭溪紡織業發端。進入80 年代,蘭溪堅持改革搞活企業,曾是全省工業改革*為活躍的城市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蘭溪已成為我國具有較大知名度和重要影響力的棉紡織產業集聚區。面對新時代數字化浪潮,蘭溪再度扛起改革大旗,堅持“強工興市”戰略,以棉織行業數字化改造破題,大力探索傳統產業轉型路徑。
經過兩年努力,走出了一條適合在中小紡織企業推廣的“4+X”輕量化智能制造新路子,助推蘭溪紡織業實現從“織造”到“智造”的大飛躍。“4”是四項共性智改必選項的內容,分別指**打通生產設備(包括設施、儀器等)之間的基礎數據、第二打通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應用數據、第三實現實時化、可視化、無紙化的數字化管理數據;第四打通員工、機器、物料、工藝之間與前后道工序之間的協同數據。“X”是根據各個企業發展需要和資金實力,增加的個性智改可選項內容,如智能驗布等。
這一模式既適合規模較大的企業,也能滿足“零基礎”的中小企業個性化改造需求,還有*關鍵的優點是便宜。根據企業需求,5 萬元~8 萬元就可以進行基礎改造。短短兩年時間內,蘭溪紡織業智能化數字化改造試點企業從9 家擴展到了30 家,受到企業普遍歡迎。目前,首批試點企業效益平均提高 12.3%,平均差錯率下降至 1%,生產設備聯網率達到 98%,水、電、汽平均每萬米布消耗量分別下降 9.8%、1.6%和 5.6%。
“紡織工業的轉型升級,事關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優勢,事關千萬紡織工人生計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說,浙江作為紡織工業傳統優勢區域能夠**探索,通過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人的全面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令人欣慰。
蘭溪市委書記陳峰齊
會上,蘭溪市委書記陳峰齊向大會介紹了蘭溪深厚的棉紡織產業發展歷史,并對“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創建工作表達自己的決心。“制造業是蘭溪*實的家底,數字化是當前*大的風口。”他說,蘭溪將以“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創建為抓手,堅持系統思維,保持創造性張力,以紡織行業數字化改造催生和創造發展新動能,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推動智能制造在紡織行業實現全覆蓋。以試點企業搭建的數字化改造“4+X”模式為四梁八柱,穩步推進“百企提升”,并以“立足蘭溪、覆蓋全省、服務全行業”為目標,全力打造織造(棉紡織)行業產業大腦,為蘭溪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蘭溪數字化改革。另一方面以智能制造**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將推廣紡織行業智能制造模式,結合“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撬動水泥、蓄電池、冶金等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堅持一行業一標桿,打造若干個行業樣本,示范**其他企業轉型升級,形成傳統產業數字蝶變的“蘭溪經驗”。
在下午舉辦的紡織行業報告會上,蘭溪紡織業智能化改造首批試點企業之一,浙江鑫海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海斌作了《浙江鑫海紡織智能制造轉型案例分享》。他從鑫海為什么要“智改”、怎么做、做了什么和“智改”體會四個方面與在座嘉賓介紹了企業智能化改造歷程。“智能制造就是在大數據基礎上利用相關軟件工具對數據進行分析診斷,并進行運行過程的人工干預或智能干預的制造形式的一種管理創新模式。”他說,概念理解了,思路清晰了就簡單,智能制造并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工作,但也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工作,是伴隨企業發展和成長全過程的工作,需要系統規劃、分布實施、長期投入、不斷完善。
大會結束后,與會嘉賓還分別到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和參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