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當“新疆棉”遭遇不公正待遇,事實是什么?在全球棉花和紡織市場上,“新疆棉”處于怎樣的地位?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國內外紡織市場、棉花市場目前是怎樣的發展形勢?在進一步提升我國棉花產業和涉棉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過程中,金融市場發揮著怎樣的價值?
6月17日~18日,以“打造開放、包容、可持續的世界棉業”為主題的“2021年中國國際棉花會議”在江蘇蘇州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棉花協會、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主辦,鄭州商品交易所協辦。來自相關政府部門、行業組織、涉棉產業鏈企業和品牌商代表近800人共聚一堂,就以上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際市場整體
對我國棉制品需求依然強勁
作為紡織工業的基礎性原料,棉花歷來緊緊地牽動著紡織工業的“神經”。我國目前是全球**大棉花消費國和第二大產棉國。
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指出,2020年,我國棉花產量達到了591萬噸,比152 0173 3840年增長了12倍以上,比1980年增長了1.2倍。不過,近年來,我國棉花產量的平均年增長率逐漸放緩,自2010年以來,我國棉花的年產量基本穩定在600萬噸左右。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資與棉麻局副局長、中國棉花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紅表示,2007年,我國棉花產量曾達到*高的759.71萬噸。從單產來看,2001年,我國棉花的單產量為73.8公斤/畝,2020年單產已增至124.3公斤/畝,20年間增長了68.5%。
“新疆棉”則是我國棉花的“明星產品”。王建紅指出,新疆棉花的生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20年,新疆棉花的種植面積已占全國植棉總面積的78.9%,單產也達到了137.5公斤/畝,而2001時新疆棉的單產為86公斤/畝。
“從品質方面看,新疆長絨棉更是優質棉花的代名詞。”一名紡紗企業的負責人說。
然而,自2020年以來,疫情在全球蔓延,中美經貿摩擦加劇,“新疆棉”事件發生,多重因素疊加,給我國棉花和紡織品市場發展造成一定影響。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張錫安指出:“中美經貿摩擦和‘新疆棉’事件的影響,使得美國采購商正在加速從中國把紡織訂單轉移走,這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20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紡織服裝產品下降了31%,其中,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棉質服裝下降了近40%。
來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雖然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棉質服裝同比增幅達到60%,但是相比2019年,仍下降了是下降了9.4個百分點,其中,棉制品的恢復明顯低于非棉質產品。
“這主要是‘新疆棉’事件發酵以來,對出口局勢的影響加劇。我們必須注意,美國政府對新疆棉花產品進口實施禁令的執行度不斷收緊,使國際服裝的品牌商、采購商對我國的下單日趨謹慎,與此同時我國一批出口型企業和代加工企業也采取多種措施防范、降低風險,從而導致了拒單、棄單時有發生。”張錫安說。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從我國棉紡織品整體的出口市場形勢看,今年前4個月依然向好。
來自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棉質紡織服裝出口額達到了197億美元,同比增長44%,比同期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增幅高出1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1~4月,我國棉制服裝出口額達142億美元,同比增長46%;棉布出口額為39億美元,同比增長39%;棉紗線出口額為4.2億美元,同比增長8.2%。
“這表明,盡管受到了‘新疆棉’事件的影響,但是國際市場整體對我國棉制品的需求依然強勁。”張錫安說。
中國棉花協會會長高芳分析指出:“2020年全球疫情突發,逆全球化涌動,政治經濟領域的膠著與分歧,給全球棉業和紡織業帶來諸多風險與挑戰。面對疫情,在中國政府有效部署和政策支持下,我國棉花、紡織企業積*復工復產,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協作,市場信心逐步恢復。”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總工程師葉戩春也表示:“從去年八九月開始,國內棉紡企業訂單和生產運營情況逐步向好,尤其是在利潤方面得到了明顯提升。今年1~4月,我國紡企整體發展形勢較好,尤其是純棉紗企業的經營形勢比較樂觀,可以說是近年來發展*好的一個階段。今年上半年,純棉紗的良好運行,給棉紡行業整體的經營效益帶來很大提升。”
中國中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鳴洪表示:“我國棉紡產業鏈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況,國內外棉價重新回到歷史中位水平。我國的棉花消費去年出現一定下降,造成了庫存有一定累庫,今年以來累庫同比大幅增加,預計下一年度將保持去庫存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帶來了一個意外驚喜,尤其是紗廠,幾乎是‘滿血復活’。當前,我國較高的棉紗加工利潤已經持續了兩三個季度,這是近年來沒有過的行情。這也顯示出,我國涉棉產業鏈健康、完整、有韌性。各種跡象都表明,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中國棉花和棉紡織產業準備的。”
“中國棉業、紡織業的發展得益于開放,世界各國也因此而受益。下一步,全球棉業要‘開放包容,鑄就合作共贏的棉業未來’。談及下一步全球棉業的發展,高芳強調,“我們尊重其他國家棉業發展的模式、特點和規律,同樣,為世界紡織服裝業繁榮作出巨大貢獻的中國棉業也應該受到公平對待和應有的尊重。同時,大家要尊重自然,走棉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王偉也表示:“去年以來,西方一些國家捏造事實,干擾、破壞了棉花產業和紡織服裝產業的國際供應鏈,損害了廣大新疆棉農和全球消費者的利益。在世界經濟經歷深刻調整變革之時,只有開放,才能使不同國家相互受益、共同繁榮、持久發展,才是各國應當作出的明智選擇。我們要共同維護自由、開放、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避免經貿問題政治化,更好地推動棉花及棉制品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
鄭棉期貨
提升我國涉棉產業國際競爭力
我國“新疆棉”被“黑”,背后有著多重復雜原因,但是,只要實力夠強,就不懼怕被“黑”。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疆棉”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的過程中,我國金融市場的助力不得不提。
“近些年,我國棉花的金融屬性日益增強,內外聯動、期現結合的價格體系已基本形成。”王建紅說。
事實上,全球紡織市場如今看棉花原料的價格,通常有兩個參照標準,一個是美國紐約棉花期貨價格,另一個便是鄭州棉花期貨價格。這足以顯示,期貨力量在促進我國涉棉產業提升全球競爭力過程中的重要價值。
我國棉花期貨2004年在鄭商所上市,至今已有17年。2019年,棉花期權在鄭商所上市。如今,關注鄭棉期貨、期權價格,有效運用期貨、期權工具綜合管理經營風險,已經成為我國廣大涉棉企業日常經營的重要部分。
據介紹,自2014年我國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實施以來,棉花期貨發揮了高效的價格發現功能。當前,我國棉花市場上的期現價格相關性達到0.9以上,棉花期貨價格能夠精準反映棉花市場供需格局的變化,也已成為棉花現貨貿易市場的定價基礎。尤其是當市場供需失衡、產業政策發生變化時,棉花期貨往往能夠精準、快速地做出反應,為廣大涉棉企業科學、準確地研判棉花市場形勢提供有效依據。
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首席專家、常務副總經理姬廣坡是棉花期貨研發者之一。他感慨,17年來,越來越多的涉棉企業努力學習期貨知識,運用期貨工具,市場上涌現出多種期現結合、規避風險的典型案例。
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何錫玉介紹,公司去年經營了218萬噸棉花,銷售額達到了316億元。今年以來,截止到5月底,公司銷售了112萬噸棉花,銷售額是164億元。目前,集團在新疆有93家軋花廠、133條生產線。去年,集團收購的籽棉、標皮棉約為55.6萬噸。在公司的經營過程中,有效運用了棉花期貨和期權。比如,公司運用市場化的方式在期貨市場上進行點價,也運用基差交易規避風險,穩定經營。
天虹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也是我國紡織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該公司副總裁陳夏馳介紹,公司每年的棉花消費量大約是70多萬噸,其中有20多萬噸是國內棉花,有50多萬噸是國外棉花。近幾年,在棉花采購中,天虹紡織有效運用期貨工具,降低采購成本,進行風險管理。一是進行套保,主要是采取內外聯合套保的形式。二是將固定價格的合同變成on-call的合同。三是合理運用期權工具,在日常經營中,可以通過買入看跌虛值期權進行避險;當企業有遠期訂單時,可以采取結構性期權產品,買到比期貨價格更低的棉花。四是運用期貨工具,進行跨合約套利,以降低成本。
河南同舟棉業有限公司也是棉花期貨市場上的一名“老兵”。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棉花期貨市場上基差貿易的推行,業內棉花采購、銷售看期貨價格,棉紗采購銷售看期貨價格,已經成為了大家的一種習慣。通過期貨市場,使各環節貿易的效率更高,價格傳導更為順暢。棉花產業鏈借助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能夠及時調整生產和需求,從而使產業鏈的發展更健康。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也給涉棉企業搭建了對沖風險的平臺。
“期貨、期權工具在涉棉企業的實際經營中,有著廣泛應用。舉個例子,如果紡紗廠要為遠期訂單備貨,就可以在市場上買入一個執行價看漲的期權,鎖定*高成本。后續如果價格下跌,跌多少就優惠多少。同舟通過運用這些策略,不僅保證了企業自身的發展,還間接扶持了大批的中小微企業發展。”這位負責人說。
對此,鄭商所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棉花期貨越來越成熟,廣大涉棉企業的貿易,已經從過去的“一口價”,發展到現在的廣泛開展點價交易、基差貿易。廣大實體企業有效運用期貨工具穩定原料采購成本,規避市場價格波動,有效管理經營風險,他們參與期貨市場的程度不斷深入,已經充分嘗到了用好“期現結合”模式的甜頭。
另據介紹,根據實體企業不斷增長的經營需求,鄭商所也不斷創新產品研發,比如,推出了場外平臺即“綜合業務平臺”。該平臺的特點包括:以CA證書簽訂合同;交易效率較高;交易、交收、結算的方式靈活;交易信息可視化。
“下一步,我們的綜合業務平臺將推行‘真正的倉單交易”。一是開通了基差貿易聯動的點價功能,客戶可以在平臺上將下單權讓渡給下游客戶點價方。二是實行競買交易模式。一些多客戶、多現貨資源的企業,可以運用場外平臺進行非標和標準倉單的競價交易。倉單既可以自由流通,又可以沖抵。我們將以棉花期貨為試點,預計9月前后上線。總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是我們不懈的奮斗目標。”鄭商所上述負責人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