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陸S”工藝已經在很多紡織企業試驗推廣,并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陸S”工藝在環錠紡紗生產中,技術已經日臻成熟。
所謂“陸S”工藝就是前紡重定量,梳棉“柔性梳理”減少纖維損傷,并條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細紗大牽伸達到“優質”、“低耗”和“高產”的效果。“陸S”工藝因其具有:省電能,省料耗,省工時,省管理,升效率,升品質(6個Sheng)的特點,因此簡稱“陸S”工藝。
渦流紡因其流程短,占地少,用工省,自動化程度高等優勢,同時產品具有毛羽少,抗起球性強,染色均勻,色澤鮮艷的特點備受市場歡迎。近年來渦流紡紗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自2015年以來,我公司先后引進日本村田公司的渦流紡紗機152 0173 3840臺。如何使用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設備,使其發揮*大的經濟效益是我們急需攻關的課題。
經過公司技術團隊集思廣益,優化工藝配置,在渦流紡工藝中引入“陸S”工藝中高效工藝理念,在工藝優化過程中,我們采用“陸S”工藝中的重定量配置,并條工序通過減少并合根數,降低總牽伸倍數,減少牽伸不勻率,提高纖維伸直度,從而實現提高渦流紡紡紗效率的良好效果。
下面以R19.7tex紗為例,介紹渦流紡生產流程,應用“陸S”工藝理念,提高生產效率的具體措施。使渦流紡車速達到540m/min,生產效率穩定在99%左右水平,單產水平達到國內同行**水平經驗。
一、生產流程設備配置如下
FA1001型圓盤抓棉機—FA125型重物分離器—AMP2000型金屬火星探測器—FA029型多倉混棉機(附FT124型橋式吸鐵)—特呂茨列CLC1型精開棉機—特呂茨列TC10型高產梳棉機—TMFD81S型并條機—TMFD81S型并條機—TMFD81L并條機型(附烏斯特公司Uster-Pro自調勻整)—日本村田VORTEX 870 EX型渦流紡紗機。
二、原料選擇
選用賽得利集團生產的渦流紡專用粘膠
(1):江蘇賽得利,線密度:1.33dtex,長度:38mm,回潮率:10.5-12.8%。
(2):江西賽得利,線密度:1.33dtex,長度:38mm,回潮率:10.5-12.8%。
(3):九江賽得利,線密度:1.33dtex,長度:38mm,回潮率:10.5-12.8%。
(4):中國賽得利,線密度:1.33dtex,長度:38mm。回潮率:10.5-12.8%。
三、清梳聯工序
清梳聯開清工序,遵循的工藝原則是“勤抓少抓、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多混少落”。為減少纖維損傷,適當降低各打手速度。梳棉工序采用優勢工藝中的“柔和梳理”技術,既要充分梳理纖維又要盡量減少纖維損傷,是梳理后的生條質量符合紡紗質量要求。
針對細旦粘膠,抓棉機打手速度適當降低,由原來的800r/min降低到720r/min,打手下降速度1.5mm,打手伸出肋條2mm,小車行走速度16m/min。
為減少纖維損傷,精開棉機打手速度由560r/min降低到480r/min左右。
梳棉工序采用“6S”工藝中重定量配置,生條定量由原來的28g/5m提高到32.5g/5m。梳棉機采用特呂茨列TC10高產梳棉機,出條速度由原來180m/min提高到220m/min左右,理論產量達到85.8公斤/臺時。
針對高產梳棉機臺時產量高的特點,為了增強分梳效果,適當提高錫林速度由原來的360r/min提高到420r/min,提高纖維的分離度,有利于后道工序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
減小刺輥和錫林隔距,收小錫林和道夫隔距,提高轉移效果,減少因纖維的揉搓而增加棉結。
錫林速度提高后,為了減少纖維損傷,降低刺輥速度到780r/min,同時提高錫林刺輥線速比,增強轉移效果。
采用“6S”工藝中的“柔性梳理”理念,增大給棉板和刺輥隔距,使梳理更加柔和,減少纖維損傷,減少新的短絨產生。
特呂茨列TC10高產梳棉機錫林河蓋板隔距采用等隔距工藝,放大活動蓋板和錫林隔距到0.30x0.30x0.30x0.30x0.30mm,提高活動蓋板運轉速度,增強短絨清除效果。
前固定蓋板和錫林隔距調整為0.38x0.38x0.38x0.33x0.33mm,錫林和后固定蓋板隔距調整為0.51x0.45x0.43x0.41x0.41mm,后棉網清潔器和錫林隔距調整為0.51mm。清梳聯工藝優化具體數據見表1。
加強設備管理,提高操作水平,保證設備狀態良好,保持各輸棉通道光潔,保證氣流通暢,無掛花積花現象。
針布選型:錫林針布T17.30.050.0860.05/X1,蓋板針布Novotop 45型,道夫針布T40.30.070.0504.27/Z,刺輥針布T50.05.315.0041.34/VX。(此針布型號有特呂茨列公司推薦,為降低成本,穩定產品質量,提高針布使用的性價比,我們將使用金輪公司的藍鉆系列針布進行國產針布的替代試驗)。
經過梳棉工藝調整優化后,生條棉結控制在3顆/克以內,生條條干CV%值控制在2.5%左右,生條重量不勻率控制在1.5%以內。
四、并條工序
渦流紡紗對纖維的伸直、平行度要求較高。為了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渦流紡紗通常經過三道并條,并且運行速度為環錠紡紗的70%左右。
頭并集中后區牽伸,消除前彎勾。頭并后牽伸設置為1.88。二并和三并集中前區牽伸,后區牽伸倍數分別選擇1.35和1.20倍,減少條干不勻。
由于采用特呂的高產梳棉機,梳棉單產比較高,生條定量重 (設置為32.5g/5m),為了減少因牽伸倍數過大而產生得意外牽伸,通過減少并條工序的并合數來減小總牽伸倍數,達到減少牽伸不勻的效果。并條分別采用5x6x6的并合根數。在保持纖維伸直、平行度良好的情況下,來實現并條條干的優良水平。
生條中存在一定數量的活棉結,為了在牽伸過程中打開活棉結,我們放大并條的羅拉隔距到12x26mm。同時減小了并條皮輥的溫升,減少了皮輥的纏繞現象,并保證正常生產,維持質量穩定。并條工序工藝調整見表2:
為了增強皮輥的耐磨性,提高皮輥的抗靜電性,對并條皮輥進行復合涂料處理,日常使用化學助劑“納米抗靜電劑”維護,提升適紡性能。
加強并條操作管理,做好周期清潔進度,合理安排平揩車周期,保證設備狀態良好,皮輥清潔,防止皮輥損傷,保證吸風良好,牽伸通道光滑,無掛花積花。同時保證熟條成形良好,棉條光潔。
經過并條工藝優化配置,同時增強設備和運轉管理,并條條干CV%值在1.6%左右。末并采用有自調勻整的TMFD81L機型,并條不勻率控制在0.5%以內。
五、渦流紡工序
針對渦流紡對纖維伸直平行度要求高的特點,并條工藝設置充分發揮主牽伸的作用,把熟條中殘留的彎鉤纖維進一步拉直。
渦流紡工序優選工藝參數,把總牽伸倍數T.D.R設置為220.3,主牽伸M.D.R設置為30.0,后牽伸B.D.R設置為3.0,中間牽伸I.D.R設置為2.45倍;羅拉隔距調整為41x45mm.渦流紡工藝配置見表3.
在不斷進行紡紗工藝優化同時、增強專件器材的優選和保養,合理控制車間溫濕度,綜合考慮渦流紡紗速度、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關系。
保證產量和效率的同時,合理設置電清工藝參數,對紗疵的長度和紗疵的粗細度(超過原紗的倍數)進行嚴格監控(電清參數見表4),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情況下,提高車速,追求*大的經濟效益。
在生產過程中,隨時關注設備運行狀態,合理設置捻接工藝參數,保證捻接效果(捻接工藝參數見表5),針對如上下皮圈,前后皮輥,搖架壓力,紡紗器,電子清紗器和傳感器等各部位,按時檢查工作是否正常,定期檢查渦流紡紗機噴嘴進氣孔和針座內壁的清潔狀況,保持氣壓的合理穩定。
六、車間溫濕度控制
渦流紡車間對溫濕度非常敏感,為了保證正常生產,我們選用了洛瓦(luwo)公司的自動空調系統。根據外界氣候變化結合原料性能來進行合理調節,減少生產波動,保證正常生產,減少斷頭,提高生產效率。各生產工序的溫濕度控制指標見表6:
七、質量情況
通過引入“陸S”工藝理念,經過優化工藝配置,嚴格操作管理,減少了生產能耗,提升了產品質量,渦流紡純粘膠19.7tex紗的品質指標有明顯提高,具體指標見表7。
八、結語
根據環錠紡紡紗經驗,在渦流紡紗中引入“陸S”工藝中的高效工藝理念,加強操作管理和優化工藝配置,梳棉工序采用32.5g/5m的重定量配置,并條工序減少并合根數,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減少意外牽伸,使村田870 EX渦流紡紗機速度達到540m/min,生產效率99%左右,生產R19.7tex紗,臺時產量達到60千克以上,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內同行**水平,同時降低消耗,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作者?:劉建林 浙江華飛輕紡有限公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