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年后的“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下,近期的長絲織造行情實在太平靜了!即使在金三銀四的旺季下依然難起波瀾,然而反觀基本面,滌綸長絲庫存平穩、織造訂單仍有持續、印染交期延長……
市場表現都在穩步發展,但始終難以形成沖擊力。紡織弱勢環境大形勢下,聚酯工廠讓利下游,下游想要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6月到來,傳統淡季下尤其是對于開發季的企業來講,目前比較關心的則是外部環境。但說實話,*近各地市場情況不斷,總體空大于多,對紡織市場并不友好!
紡織“老大難”問題:環保限產又來了!
5月中下旬,江蘇吳江地區織造及印染工廠因涉及環保問題強制限產,政府要求開二停一,主要影響盛澤地區噴水織機開工率約3成左右;而近日再次聽聞盛澤地區因水質環境要求開三停一,限產程度30%-50%不等。
臨時的限停產,帶給布老板的影響是較大的。回顧前幾次企業的突然限停產,打的布老板措手不及。織造、印染作為面料成品生產貿易的必經之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時值電商季的這個節點限產,對整個紡織下游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另外自17年噴水織機環保整治行動的開始,江浙地區的噴水織機轉移至蘇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后,便有不少外來務工者選擇回到老家工作,因此許多工廠員工流失,面臨招工難的問題。據吳江當地企業稱,近期地區對違章建筑進行清理,廉價出租房的消失對外來務工者的住房成本大大增加,招工難、用工貴已經成為紡織行業的“老大難”的問題了。
限電!又一個利空紡織產業政策
環保限產后又遇限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廣州市工信局5月10日發布的《2021年廣州市有序用電方案》顯示,今年廣東省電力供應整體偏緊,其中枯汛交替和度夏高峰期省內電力供需形勢嚴峻,有較大錯峰限電風險。廣東電網東莞虎門供電局5月19日發文稱,全鎮工業專變客戶需在今年5月至12月執行“開六停一”至“開五停二”有序用電計劃,對不自覺執行有序用電的企業,追加處罰停電48小時。而廣東地區國內*大的紡織服裝大省,同時作為高能耗行業,紡織企業對電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廣東地區限電計劃出臺對整個紡織產業勢必帶來一定的波動。
疫情!終端基地出貨受阻恐累及供應鏈流通
5月21日以來,廣東新冠疫情突發,全省防控等級全面提高,包括廣州、佛山、中山等地輕紡市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且近期隨著廣州地區新冠疫情形勢看,廣州地區下游紡織品服裝需求量較大,雖進入傳統淡季短期內或影響終端消費及對原料需求。據沿海發達的紡織企業負責人介紹,廣州、福建、上海等地是國內較大的紡織品產加銷集散流通重地。廣州地區則是世界上多個紡織服裝品牌的生產經營總部或重點生產加工基地,廣東省為這些大型品牌紡織服裝品牌做外協加工的企業相當多,且與內地眾多加工型企業建有中長期訂單對接配套業務,而這些說是“內銷”紡織原料,實則上又通過其它的貿易經營渠道,成為一些世界一線品牌的生產原料。內地與廣東建有供應關系的紡企認為,廣州、佛山等地疫情暴發流行的可能性盡管不大,但若一個紡織企業或經營性公司遭遇疫情影響,那么上游所涉供應企業的正常供需流通就會同步。內地沿海一些與廣深一帶有直接或間接業務聯絡的,當前都在密切關注疫情動態走勢,與訂單企業保持正常溝通。另外,內銷市場步入淡季、人民幣大幅升值、中歐關系難以改善等因素對外單的影響也不容低估。由于利潤低、交貨期短、運費大漲及艙位“一票難求”導致我國紡服企業拒單、棄單的現象并不少見。
成本攀升及環保導致生產不穩定
紡織企業接單面臨困境
6月份的行情,大多數紡織人士還是心理有所準備。畢竟根據歷史情況來看,織造市場如果有大行情,一般都發生在3-4、9-10月,6-7月份一般不太會發生大行情,也就是淡季之下,市場原本就要面臨累庫存的壓力,加上無法預測的環保、限電、停產,無疑將對紡織企業的正常生產、訂單交貨期限產生較大影響,對紡織老板們相當于雪上加霜!也讓紡織企業接單面臨困境。紡織老板直言道:“接單的時候還有一些利潤,到家一核算*新的成本,卻發現利潤已經被漲沒了,生產出來還得賠本!”因此需要紡織人更要認清自身位置,有意識的限定下庫存,而非盲目生產,將資金都化成庫存,避免在競爭壓力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相關商品
暫無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