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文,對2020年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成效明顯地市(區)的進行通報表揚,合肥市獲因瑤海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成效突出受到表彰。
????作為合肥市的老工業城區,瑤海區被列為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首批21個試點城區之一。近年來,瑤海區不斷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把曾經的“工業銹帶”打造成宜居宜業的“生活秀帶”,在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生高水平發展上均取得明顯成效。
????合肥工業立市之本
????建國初期,中央在合肥投資建設了包括鋼鐵、化工、紡織、機電等重大工業項目均落戶在瑤海,這是共和國工業體系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合肥乃至安徽工業的無數個**均誕生在這片工業熱土上。152 0173 3840年,公私合營安徽**棉紡織廠正式投產,開始了安徽工業化征程。1958年,合肥鋼鐵廠成功冶煉出安徽省**爐炭素鋼,標志著合肥冶金工業起步;安徽拖拉機廠研制成功安徽省**臺8馬力輪式小型拖拉機,標志著安徽開啟了農業機械化的進程。
曾經暢銷全國的黃山電視機生產車間
????瑤海的老工業企業曾經代表著新中國一個時代的工業輝煌,從合肥鋼鐵廠到安徽紡織總廠;從合肥無線電二廠到安徽拖拉機廠;“黃山”“牡丹”“江淮”“芳草”等熟悉的廠名和品牌,烙印在了一代代人的記憶中,如今仍然存在的一棟棟老廠房,過去都承載著火紅歲月的豪情與夢想。
????時至今日,合肥現代產業中仍然深植著瑤海工業基因,汽車產業、化工產業、機電產業等雖然在加速迭代的今天面目一新,但追根溯源,大多數仍是從瑤海這片工業熱土中走出的。
????長三角產業合作典范
????“二五”時期,為了迅速發展合肥工業,上海共有104家企業內遷到安徽,其中遷到合肥的企業有56家,85%以上都落戶瑤海。包括安徽**紡織廠、合肥搪瓷廠、合肥模型廠、合肥儀表廠、安徽新華印刷廠,涵蓋輕工、化工、機電、食品、紡織印染等門類,對推動新興的合肥工業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與產業內遷同步的,是大量的上海知識青年胸懷報效祖國、貢獻內地的遠大理想奔赴合肥,瑤海區和平路街頭巷尾時至今日仍然時時可聞的吳儂軟語就是歷史的見證,這里曾是合肥上海知青*為密集的地方,許多人來了合肥就一輩子扎根在這里。
上世紀80年代的安徽紡織廠車間
????據了解,新中國“一五”“二五”和“三線”建設時期,中央在合肥投資超過15億元,在瑤海建設項目超過350個,合肥市老工業區成為了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老工業基地,為今天合肥成為全省的經濟中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近年來,瑤海區積*推動一批老工業企業通過技改升級,銀山棉麻在新三板成功掛牌,客來福家居成為瑤海區**本土上市企業,馬鋼(合肥)公司搬遷后年產32萬噸鍍鋅生產線項目、年產120萬噸冷軋板項目順利投產。安徽時尚街區被中紡聯流通分會授予“中國紡織服裝流通轉型升級特別創新獎”榮譽稱號。2020年工業投資同比增速7.3%,其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69.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
南淝河畔的中國網谷產業園
????產業立區的區域發展主導政策之下,瑤海區著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商貿服務等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中國網谷”,與中國系統合資成立安徽中電數字科技,云海量子進入首批量子產業企業名單。產業立區的成效也在逐漸顯現:2020年全區戰新產業產值增長21%,居四城區第二,**季度GDP增速超23%,超過全市平均水平,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2.3%。
????“工業銹帶”變“生活秀帶”
????作為**獲得國家老工業區搬遷改造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的工業遺產保護性開發利用項目,長江180藝術街區通過對恒通機械廠部分老廠房和基礎設施改造利用,規劃建設文化展示、電子商務、創意辦公、綜合服務等四個功能服務區,打造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的合肥市夜間經濟核心集聚區,成為“工業銹帶”變“生活秀帶”的范本。
長江180藝術街區夜景
????瑤海區堅持工業遺產保護優先、以用促保原則,推動工業遺產保護與城市協調發展。規劃建設中的馬(合)鋼遺址片區力圖打造工業遺址公園及文化創意廊道,總長約5公里,占地約75公頃,又稱“十里工業長廊”。未來將通過標志性遺產保護、空間連通、功能植入對區域進行更新,將孤立的工業廠房轉化為連續的城市創意綠廊和一條傳承歷史記憶為特色的空間廊道,打造“創意、活力”的藝術基地。
????發展需要空間,瑤海強化土地集約節約,為城市發展騰挪空間。已經推動老工業區搬遷企業88家,可騰退土地5.01平方公里,占區域工業用地面積的55.92%。
瑤海圖書城內景
????另一方面,瑤海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成為老工業區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因。該區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聯系重點企業和“四送一服”,發揮營商辦、項目辦、大建辦作用,實施項目全周期跟蹤。在全省**開展“辦好一件事”線上線下場景應用改革,六類行政權力事項行政審批平均承諾時限減少至2.33天。同時,長三角城市一窗通辦的政務服務窗口打破空間壁壘,深受長三角城市歡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