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5月20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主辦、杭州服務型制造研究院承辦的紡織行業超低排放綠色技術應用試點交流會在杭州召開。
中國紡聯、服務型制造研究院、六盤水市政府、余杭經濟開發區、海寧許村鎮政府、廣東清潔生產協會的有關領導和嘉賓、行業專家、行業代表性企業及宜家、PUMA等品牌代表參與了技術交流并考察了試點項目情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表示,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國家通過兩會已經發布了“十四五”的國民經濟發展綱要和2035遠景目標,紡織行業的“十四五”發展的綱要也即將發布,其中的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是由中國紡聯環資委為主牽頭來制定的,中國紡聯環資委一直致力于推動行業綠色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化,對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主任華珊指出,節能低碳、消減污染排放、加強綜合利用、深化綠色制造是“十四五”紡織行業的重要任務,紡織行業的綠色制造水平在“十四五”期間要再上一個臺階,達到預定的目標,需要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共同努力。這次的試點交流會就是一個產學研用創新融合的成果的推介會,通過組織此次現場會,加快推動項目的產業應用范圍,為行業的綠色發展發揮它應有的積*作用,是符合我們“十四五”行業綠色發展方向的。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程晧就試點項目的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表示,根據余杭區對印染企業提標改造要求,遵循“清污分流、分質處理、分質回用”廢水處理理念,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組織多項自主研發的先進綠色工藝技術,在杭州福達紡織品印染公司開展了“紡織行業超低排放綠色集成項目”的試點工程建設,目前實現了滌綸筒子紗染色超低浴比(1:3)工藝條件下廢水近零排放的創新突破,產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各項指標均有大幅下降。
一期項目,由杭州眾智紡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擔設備升級改造與循環水工藝技術研發與技術指導,東華大學、上海希孫環境科技公司承擔印染高濃度廢水處理回用技術裝備研發與服務,廣州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分所負責生產管控系統的開發。
奚旦立
會上,相關單位負責人代表,東華大學教授奚旦立,廣州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分所研發中心主任于廣平,杭州眾智紡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羅湘春分別進行了技術交流和分享。通過對工廠染色設備及水循環系統進行技術改造,應用了一浴一步法短流程工藝,及智能化生產控制系統。實現了水重復利用率大于85%,常規工藝的基礎上節約50%-70%,節約電能是70%,節約所有的污染物排放是50%以上,噸紗耗水量減少60%。
于廣平
羅湘春
這次的示范是適合于福達印染工廠的工藝技術和裝備特點,但還沒有覆蓋整個全產業鏈。下一步,針對棉、粘膠、萊塞爾等纖維,將整合不同的技術集成,建立典型類別超低排放的綠色工廠的試點示范,進一步完善創新服務模式,開展與企業和工業園區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擴大超低排放集成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加快達到產業綠色發展預定目標。
杭州服務型制造研究院院長劉尚文表示,技術在推動創新的過程中十分關鍵,但是真正推動產業創新的*關鍵動因其實在于市場的需求,發揮行業組織關鍵性的紐帶性作用,推動“機制+紐帶”模式創新,搭建生產型服務業的公共性平臺,通過合作共同推動、協同的攻關,探索一個新的路徑,為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撐。
科技、時尚、綠色是紡織行業的新定位,“紡織行業超低排放綠色集成項目”取得了一定的創新突破,項目整合了各種資源,從需求層面要去挖掘技術應用的空間,符合市場前景規律,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強化創新支撐作用,提升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提供了借鑒。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