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前一段新疆棉事件,覆蓋全球知名電商亞馬遜也踏入了抵制新疆棉的“渾水”之中,封殺了中國棉制品,而如今又有印尼政府施壓打壓跨境紡織產品,呵,這鬧的是哪出戲?
近日,根據Shopee通知,由于印尼物流限制,因此,全面下架印尼站點跨境點店鋪的鞋服、箱包、紡織產品。
不知道各位看到這個消息是什么反應,但能確定的是有不少賣家要打“迷糊”了。
政府持續收緊
其實,從去年初開始,印尼政府針對跨境電商的小動作就一直沒有停止。
(1)去年初,印尼海關進口商品稅收政策調整,起征點從75美元下降到3美元,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護本土賣家。
(2)今年2月18日,印尼社交媒體瘋炒“MR.Hu”事件。使得Shopee印尼公關主管不得不出來澄清,在Shopee上跨境商品銷售占比在3%左右,而印尼本土賣家銷售占比接近97%。
(3)3月6日,印尼總統呼吁印尼民眾愛“國貨”,抵制“外國貨”,并表示會采取手段進行處理。
(4)3月18日,印尼第三大電商平臺Bukalapak宣布停止跨境招商。
(5)迫于政策要求,3月22號,Shopee宣布印尼站點禁售穆斯林相關服飾,不能低于30000印尼盾,以及針對食品、藥品、和化妝品需要BPOM認證。
(6)在App功能上添加本地精選模塊以及承諾幫助印尼企業實現跨境出口等。
這一系列政策已經讓跨境賣家叫苦不迭,誰知,更嚴厲的限制還在后面。
那么,有些賣家不禁要疑惑了,為什么印尼政府屢屢對鞋服等跨境產品下手呢?
印尼服裝行業的現狀
一直以來,紡織品和服裝都是印尼重要的出口產品。
數據顯示,2017年,該行業的出口額同比增長6%,從2016年的118億美元增至124億美元。其貿易差額從2016年的36.7億美元增長了1.7%,至2017年的37.3億美元。此外,對紡織行業的投資比上年增長了68%,其中國內投資占61.4%。
在此影響之下,印尼紡織和制衣業的就業人數一下子增加到了152 0173 3840人(2019年,這一數據為375萬,占全國勞動力人口的3.1%)。
由于出口和國內需求的增長,這種上升趨勢一直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每年的開齋節假期期間,銷量增長明顯。
面對這樣一個既能帶來營收、又能解決就業問題、還能吸引投資的產業,印尼政府宣稱要將其作為到2030年推動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項目重點推進。
不過,項目雖好,但也問題重重。
印尼服裝行業問題
盡管有各種積*的指標,但印尼的服裝和紡織業仍然受到外部和國內問題的阻礙。
(1)內部問題
一是一直困擾印尼紡織公司的問題并未得到政府的充分解決。例如,印度尼西亞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仍然是紡織品生產國中*高的國家之一,這大大降低了該行業的競爭力。
二是人工成本的逐年增加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過去幾年中,印度尼西亞的勞動工資,特別是西爪哇和雅加達的勞動工資已大大提高。
三是繼續使用效率低下的老化機械設備,積重難返。數據顯示,目前,印度尼西亞30%的紡織工廠使用的設備已使用25年以上。
(2)外部問題
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國外紡織品大量涌入,對印尼紡織品制造商構成壓力。尤其是越南、孟加拉國和柬埔寨等國。
在過去幾年中,這三個國家的出口增長均高于印度尼西亞。越南得益于與歐洲和美國的緊密聯系。該國對這兩個市場的紡織品征收0%的進口稅,而印度尼西亞則要征收5-20%的進口稅。
本就一堆問題,又碰上了2020年的疫情,疫情封鎖導致國內外需求遭受重創,工人大量失業、紡織品生產和棉花進口需求大幅萎縮。
報道稱,去年3-6月,印尼工廠開機率只有50%,遠低于上年同期的70-80%。
看了這些,你是不是多少能理解印尼政府為何如此做了?
不過理解歸理解,但在跨境電商已成歷史趨勢的情況下還采用圍堵策略保護本國企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還需要加緊修煉內功才行。
前路漫漫,印尼紡織業和跨境賣家只能負重前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