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一、市場行情
★1、國內棉花持續反彈
“五一”假期間,國內棉花市場平穩,節后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普漲,鄭棉順勢上行,受外盤回落影響,周五鄭棉有所下滑,國內棉價整體仍高于前期水平。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52 0173 3840元/噸,較4月23日上漲412元/噸,漲幅2.62%;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6035元/噸,較4月23日上漲290元/噸,漲幅1.84%。
★2、國際棉花大幅上漲
上周,美國財長耶倫加息言論引發金融市場動蕩,美股出現大跌,隨后耶倫馬上澄清未暗示美聯儲行動,美股重回漲勢,國際棉價隨之先跌后漲;受美聯儲警告資產價格下跌風險影響,周五ICE主力合約再度下滑,皮棉現貨價格相對堅挺。5月8日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報價98.07美分/磅,按1%關稅下折算人民幣價格為15682元/噸,較4月23日上漲673元/噸,漲幅4.48%。
★3、滌綸短纖價格反彈
江浙滌綸短纖廠家報價大多穩定,部分仍有小幅上調,1.4D主流報價6900-7200元/噸,實單商談或至6900-7050元/噸。福建滌綸短纖廠家報價上漲,1.4D報價7300元/噸短途送到,實單商談或在7000-7100元/噸。山東、河北滌綸短纖價格重心走高,商談出貨為主,1.4D半光商談價格6950-7100元/噸。5月8日滌綸短纖價格指數收報7000元/噸,較4月23日上漲220元/噸,漲幅3.24%。
★4、粘膠短纖價格平穩
粘膠短纖價格僵持,需求維持清淡,中端工廠報價14000-14500元/噸、高端工廠報價15000-15300元/噸。現貨市場,中端貨貿易商出貨價13800-14000元/噸、高端貨貿易商出貨價14500-14800元/噸。5月8日粘膠短纖價格指數收報14200元/噸,與前期持平。
★5、國內棉紗價格小幅上漲
“五一”長假間,國內紡織企業正常生產,銷售情況較4月份好轉,國內多數紗線品種價格小幅上漲。滌綸32S報價11920元/噸,上漲150元/噸;純棉32S報價24650元/噸,上漲180元/噸;人棉30S報價17900元/噸,下跌150元/噸。印度和巴基斯坦疫情導致其國內紗廠開機率下降,國際棉紗供給、完成合同的能力下降,國際貿易商順勢上調外紗價格。目前常規外紗價格低于國產紗240元/噸。國內下游坯布市場整體產銷一般,企業拿貨意愿較低,純棉布價格小幅下跌。
★6、棉紡織市場展望
從外部環境來看,印度疫情仍是潛在風險點,印度衛生部5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40萬例,累計確診超2100萬例。印度及其周邊國家疫情繼續蔓延導致部分外貿訂單回流中國。
企業運行方面,紗廠棉紗庫存繼續下降,降速較節前略有加快,負荷維持上周水平;坯布端仍顯疲弱,局部訂單有所增加,整體走貨一般。棉紗市場交投較節前有所好轉,品種間分化仍在。分品種看,氣流紡、高支紗交投有所恢復,但整體仍偏淡;常規32、40支棉紗走貨較好,各市場出貨量較上周有所增加。總的來說,宏觀方面印度疫情形勢持續惡化,紡織訂單轉移逐步兌現,考慮到即將進入紡織行業傳統淡季,仍需謹慎看待棉紗市場行情。
二、經濟及行業運行情況
★1、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51.1%
4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1%,低于上月0.8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制造業繼續保持擴張態勢。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1.7%和50.3%,低于上月1.0和1.3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為50.8%,高于上月0.4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于臨界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于臨界點。生產指數為52.2%,比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生產擴張力度有所減弱。新訂單指數為52.0%,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擴張有所放緩。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3%,比上月微降0.1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較上月下降。從業人員指數為49.6%,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有所回落。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8.7%,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延長。
★2、一季度全國規上紡織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0.4%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消息,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253.8億元,同比增長1.37倍(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19年1~3月份增長50.2%,兩年平均增長22.6%。
1-3月份,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5366.3億元,增長1.58倍。1~3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扭虧為盈,1個行業實現減虧。
其中,紡織業利潤總額168.8億元,同比增長40.4%;紡織服裝、服飾業115.9億元,同比增長43.3%;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116.2億元,同比增長29.3%;化學纖維制造業136.6億元,同比增長596.9%。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111.8億元,同比增長92.3%。
★3、4月紡織品出口現負增長 服裝增速進一步擴大
據中國海關總署5月7日公布的數據,4月全國貨物貿易和紡織服裝出口持續走穩,實現同、環比雙增長。外需市場回暖帶動服裝出口增勢進一步擴大,當月同比增幅超五成。受去年同期出口逐步恢復、同比基數偏大,以及防疫物資出口回落的影響,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
2021年1-4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883.7億美元,增長32.8%,比2019年增長19.3%,其中紡織品出口439.6億美元,增長18%,比2019年增長21.2%,服裝出口444.1億美元,增長51.7%,比2019年增長17.5%。
4月,紡織服裝出口232.7億美元,增長8.9%,環比增長23%,比2019年同期增長22.3%,其中紡織品出口121.5億美元,下降16.9%,環比增長25.6%,比2019年同期增長25.4%,服裝出口111.2億美元,增長65%,環比增長20.2%,比2019年同期增長19.1%。
★4、印度紗廠實行封閉式管理并調低開機率
目前印度國內疫情正在快速蔓延,據外媒報道,預計5月中旬,印度疫情將迎來*高峰。受印度的防疫政策影響,印度紗廠實行封閉式管理并調低開機率,產量下降。近期印度紡企開機率已由九成降至不到七成。
紡織收入一直是印度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印度*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紡織行業占印度出口總收入的15%左右。但是,印度疫情告急導致紡織行業受沖擊很大,紡織企業收入銳減,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停工停產將不可避免,影響將更加嚴重。
三、行業政策與動態
★1、巴基斯坦部分進口產品關稅有望降低
巴基斯坦《商業紀事報》5月7日報道,近日,巴總理商務和投資顧問達烏德(Abdul Razak Dawood)表示,政府將在下一財年聯邦預算中降低紡織品、藥品、化學制品、乳制品、食品、鞋類和工程類原材料的關稅。
達烏德表示,巴商務部一直倡導“巴基斯坦制造”,鼓勵和支持出口導向型企業發展,從2019年起的財年預算都致力于降低進口原材料成本。他強調,巴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懈努力,客觀公正判斷需要重點扶持和發展的行業,并調整現有關稅政策,才能真正提高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競爭力。
★2、 疫情影響印度、柬埔寨紡織品生產
印度蘇格拉地區很多貿易商受到了疫情的沖擊,當地的工廠在4月28日從僅僅的周末關閉到全面停工,原計劃是要在5月5日開工生產,但是在4月30日的會議結束后,古吉拉特織工福利協會決定為了防止感染繼續蔓延將繼續關閉工廠并停止生產至5月15日。
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柬埔寨政府日前宣布,自4月15日起實施為期14天的封鎖措施。不過當地政府新規定,停工期將延長一周至5月5日。該命令要求暫時停止及關閉所有非必要活動,成衣、鞋類、旅行用品制造業被歸為非必要業務,當地數間成衣工廠暫時停工。
★3、今年前4個月越南紡織品出口達95.1億美元
越南《工商報》5月5日報道,今年前4個月越南紡織品出口額達95.1億美元,同比增長9%。纖維及紗線的出口額達16.4億美元,增長43.4%;紡織和皮革鞋類原輔料出口額達到6.42億美元,增長14.1%。
越南工貿部表示,在越南的一些主要出口市場逐漸恢復并很好地利用已簽署并生效的自由貿易協議的背景下,今年前4個月越南的紡織品行業與去年同期相比表現出了更為積*的信號。
今年4月份越南紡織制造業指數環比增長2.7%,同比增長17.3%;服裝制造業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29.4%。總體而言,今年前4個月,紡織品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8%,服裝制造業增長9.5%,皮革及相關產品增長11%。
該行業的一些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增長,例如:天然纖維制成的織布達2.0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0.1%;由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制成的紡織品達3.78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4%;休閑服裝達14.942億件,增長8.9%;鞋類達9410萬雙,增長13.3%。
★4、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增長18.4%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消息,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97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7.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7.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兩年平均實際增長1.4%。
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495元,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039元,增長21.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1%。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437元,增長18.4%,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7.3%。一季度,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557元,增長15.6%,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284元,增長24.3%。
四、國內外要聞回顧
★1、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將于5月11日發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于5月11日上午10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國家統計局此前表示,我國人口2020年繼續保持增長,具體數據將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發布。
★2、世衛組織將中國國藥新冠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當地時間7日,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將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譚德塞表示,這是世衛組織認證的第六種安全有效的高質量疫苗,這將擴大“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可以購買的疫苗范圍,同時讓各國有信心加速其批準過程,以便進口該疫苗并進行接種。國藥疫苗是列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的**滅活疫苗。
★3、印度政府:已發現3532種變異病毒 第三波疫情不可避免
印度政府當地時間周三宣布,印度在27個邦共發現3532種令人擔憂的新冠變異病毒,并補充稱,鑒于目前感染病例激增,第三波疫情不可避免。
★4、發改委: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表聲明稱,近期,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某些人士基于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推出系列干擾破壞兩國正常交流合作的舉措。基于澳聯邦政府當前對中澳合作所持態度,發改委決定,自即日起,無限期暫停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澳聯邦政府相關部門共同牽頭的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下一切活動。
★5、 美國3月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創下歷史新高
公開數據顯示,美國3月貿易逆差擴大至74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進口增長6.3%,達到創紀錄的2745億美元,出口增長6.6%,達到2000億美元。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消費者滯留在國內,旺盛的需求導致進口額大幅提升。其中,3月份貨物出口(1424億美元)為2018年5月以來*高水平,貨物進口(2330億美元)創紀錄新高。
★6、 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大投資目的地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降至15年低點,而中國作為少數幾個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大投資目的地。此外,隨著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2020年全球FDI流動下降38%,降至8460億美元,為2005年以來的*低水平。
★7、 香港2021年一季度GDP按年增7.8%
香港2021年**季度GDP重拾7.8%的可觀按年增長(預期為3.7%),上一季則收縮2.8%。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季比較,實質GDP在**季顯著上升5.3%,較上一季0.5%的升幅明顯加快。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在2021年**季明顯復蘇,終止對上連續六個季度的按年收縮。
部分來源:中國棉花網、格隆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