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3月31日,瑞典企業H&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依然堅定”,公司希望做“負責任的采購者,不論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地方”。
但是,這份姍姍來遲的聲明全文并未提及新疆,也沒有對該公司去年為何發布“我們不與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裝制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產品/原材料”的聲明做出解釋。
為什么這些外資企業要給新疆棉花潑臟水?從棉花行業本身來分析,新疆棉花的品質和產量在世界上真實地位到底如何?我們又該如何提高我國棉花行業的話語權?
新疆阿拉爾,采棉機在卸載棉包。視覺中國
棉花的明槍和暗戰
“以棉花產業為代表的近代工業形塑了整個世界,也造成了世界各地發展的不均衡,這種不均衡影響至今。”這是哈佛大學的歷史教授斯文·貝克特在《棉花帝國》一書中的結論。
很多人非常奇怪,為什么小小一朵棉花,背后蘊藏了如此大的力量?
目前,棉花的種植已經遍布全世界的熱帶和溫帶地區, 但是從全球來看, 棉花生產相對較為集中,主要分布于中國、印度、美國、巴基斯坦、巴西、澳大利亞以及中亞五國,這些國家的棉花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90%左右。
根據WTO發布的《2019年世界貿易統計報告》,2018年全球紡織品(SITC65)和服裝(SITC84)出口貿易規模分別達到了3152 0173 3840億美元和5050億美元。中國是全球*大的紡織服裝出口國家,占全球出口市場總額的33.7%。其中,對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的出口,占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
“從棉花質量和產量來看,美國是世界上產量*大和出口*多的國家,質量也好。我們中國排名第二,但是質量非常好,尤其是長絨棉是世界上*好的棉花,柔軟度、光澤度、親膚度、透氣性、彈力等指標均遠超普通棉,而且只有新疆產。這種棉是**定制面料的*佳原料,也是很多奢侈品集團指定的棉花。印度產棉雖然也多,但是質量遠不如中國和美國;澳大利亞棉花質量不錯,但是產量不如美國、中國和印度。” 新疆銀通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楚中會說。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中國供銷集團董事長侯順利表示,在中國種植業中,棉花是僅次于糧食的大宗農產品,也是產業鏈延伸*長的農產品。不僅僅涉及棉花種植、加工流通、紡紗織布到紡織服裝多個環節,更是一個結構完整、配套齊全的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疆則是中國棉花*重要的產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新疆棉花單產為137.5公斤/畝,較全國平均單產高10.6%。
“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 這是業內共識。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新疆棉花總產、單產、種植面積、商品調撥量連續20多年位居全國**。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根據印度棉協去年年底的預估,2020/2021年度印度棉花產量同比預計下降1.1%至605萬噸。根據中國棉花信息網預測數據,2021/2022年度中國棉花種植面積預期289萬公頃,同比略減0.5%;產量預期585萬噸左右,同比減幅在7%。另據美國農業部*新預估,美國2020/2021年度棉花產量約為325.5萬噸,同比下滑近25%。本年度,巴基斯坦先因灌溉水缺乏,后又受過量降雨、蝗災以及棉鈴蟲害等因素疊加影響,產量銳減近30%。
顯然,相對于其他國家,中國受疫情影響的程度是*小的。
于是,暗戰開始了。
在這場暗戰中,BCI組織(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沖在前面。
作為一家國際性非營利會員組織,BCI旗下會員的棉花供應量和采購量在全球都排在前列。
而在稼垣暉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學明看來,BCI就是一個交友平臺,據說其認證的棉花,市場認可度更高一些, “但我們沒有加入這個組織,主要是因為加入要交錢。但我們新疆棉花質量那么好,為什么要受制于一個外國組織,所以我們新疆很多從事棉花行業的企業都沒加入。”馬學明說。
微妙的是,目前BCI理事會主席由馬克·盧科維茲(Marc Lewkowitz)擔任,他也是美國“SUPIMA”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該公司旨在運營和推廣美國優質棉花皮馬棉(PIMA Cotton),與中國新疆棉花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場競爭關系。
而且, BCI官網顯示,當前BCI理事會共有十幾家成員,擔任理事的企業或機構大多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而并沒有來自中國的成員。另據媒體報道,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是BCI的贊助方,顯然這是一家能夠代表美國政府意志的機構,這被認為是對BCI決策有重大影響的力量。
哪里有什么強迫勞動
新疆棉農收入人均8萬以上
BCI的調查報告稱,新疆棉紡織業遭受“強迫勞動”,并被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機構和H&M等跨國企業支持。
對于“強迫勞動”的無端指責,許多新疆棉花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對中國的認知太落后了,還停留在很多年以前,那是過去就業機會少,摘棉花就成為農民賺錢的一個副業。現在早就是機械化種植和采摘了。” 新疆銀通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楚中會表示。
在新疆阿克蘇市從事棉花種植的時愛玲說,作為一名80后,在上個世紀90年代,棉花大面積成熟時,因為勞動力缺乏,學校、政府部門和企業職工全部放假,去幫忙采摘。但那早就成為歷史,從2015年開始,采棉機開始呈井噴式增長。我們這里都是機械采摘。
楚中會介紹說,100畝地的棉花,以前需要10個采棉工干兩個月,現在采棉機只需3個小時便可完成采摘。一臺采棉機效率超過500個勞動力,采凈率達到90%以上。除了采棉機,還配有無人機、大型智能播種機、大馬力配套犁、智能采收機……
“但是我的收入提高了。以100畝棉花地為例子,如果用人工采摘,人工成本要付8萬元以上。現在采棉機按時來收割棉花,一畝地的費用為140元,100畝地僅需要花費14000元,總耗時3小時便可完成全部采摘工作,與用人工相比,節省了6萬元成本。”時愛玲說。
馬學明說,機械化的好處顯而易見,解放棉農也讓從業者生產力提高,“以前還是人工加工籽棉,現在都是機器,可以達到日加工籽棉400噸,按現在的收購量,我們企業可以在兩個月內完成棉花加工。”
在馬學明看來,機械化的推廣為新疆打造自己的棉花品牌,實現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哪里有什么強迫勞動,大家高興還來不及,在新疆從事棉花產業人員的年收入一般在8萬元以上,比一般內地城市的產業工人收入都要高。”
2021年4月3日,新疆巴州尉犁縣塔里木鄉塔里木村棉農在采用衛星定位導航的多功能一體化精良播種。
打造優質國棉品牌
中國中紡集團有限公司棉花事業部商情研發部副總經理朱晛華說:“棉花產業不只是市場和行業,還有家國情懷,未來更重要的是培養中國這個產業鏈條里對于新疆棉的喜愛。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愛新疆棉的話,誰還會愛新疆棉。”他認為,打造讓消費者愿意付錢的新疆棉品牌,是棉花產業鏈共同努力的事。
早在2016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牽頭,聯合我國棉花全產業鏈208家企事業單位,成立了棉花全產業鏈一體化合作的國棉聯盟。
據悉,成立僅4年多時間,國棉聯盟在科技協同創新與成果推廣、高品質棉花生產基地與供應鏈建設、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標準與追溯體系建立、國棉“CCIA”品牌培育推廣及棉花“三產”深度融合機制構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國棉聯盟負責人表示,今后聯盟將以打造國棉“CCIA”品牌為突破口,貫穿棉花全產業鏈,建立從CCIA種子到CCIA服裝的可追溯體系,促進我國由植棉、紡織大國向植棉、紡織強國轉變。
中國供銷集團董事長侯順利認為,必須從產業實際出發,以系統觀念推進棉花行業高質量發展,將質量提升與內涵拓展作為突破口。重點要做好4點:優化棉花供給體系,生產出更多符合國內紡織企業需要的高質量棉花;加強流行趨勢研究和新材料新技術開發與應用,擴大紡織產品在醫療衛生、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消費新空間;強化品牌建設,**消費升級和個性化消費趨勢,提升品牌自信,推動品牌價值評價體系研究應用;進一步豐富消費場景,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本文已獲《中國經濟周刊》授權轉發)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END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