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服裝企業管理就是六個字:反復抓、抓反復!
很多人未必聽過溢達,但不少男士的衣柜可能都有一件溢達生產的恤衫,它為世界各大品牌做恤衫代工生產多年,例如Brooks Brothers、HUGO BOSS、Polo Ralph Lauren、J. Crew、GAP、MUJI、GIORDANO及Baleno等。一年生產量達1.1億件恤衫,是全球生產量*高的恤衫廠商。
1
溢達紡織是蘇州籍港商楊元龍創辦的企業,二戰后,香港的紡織業開始興起,楊元龍也帶著家族財富投身其中,很快成了香港的“紡織大王”。
152 0173 3840年剛改革開放,年過50歲的楊元龍就開始在內地設廠,將中國制造的成衣賣到美國,做成了改革開放后中美之間的**筆生意。
1980年代,楊元龍在內地加大投入,耗資本4億多美金于廣東佛山高明成立的溢達紡織,一時間成為大陸設備*新、收入*高的紡織企業。
1995前后,全球紡織工業蕭條、香港制衣業一路下滑,楊老先生也年事已高,女兒楊敏德接過了千鈞重擔,成為溢達的二代掌舵人。
楊敏德前瞻而敏銳的意識到,中國的崛起和世界的復興勢不可擋,人們對品質的需求會越來越高,要通過成本優勢和低端產品做大做強,肯定行不通。
轉型升級,成為楊敏德的頭等大事,她上任后的**件事就是來到新疆,經過反復考察,溢達決定出資1億多美元,在吐魯番開設紗廠,買來***的機器設備,配備*優秀的管理人才。
溢達在90年代中創了一個先河,成為**去新疆種棉花的港商。此舉要將制衣的生產鏈推前至原材料控制,由種棉花開始著手。楊敏賢指,當時不少行家的反應是“傻啊!”要提升質素有很多方法,為何搞到要去邊疆,做自己不熟悉的種棉花?當時已接棒做董事長、楊敏賢的姐楊敏德決意要做這件事,派出公司的管理團隊去新疆。
造衫要由種靚棉花開始,這種**追求實在瘋狂,對溢達來說,卻是轉型做高檔恤衫的重要一步。楊敏賢解釋,埃及長絨棉被視為***的棉花材料,但產量少,而接近埃及長絨棉級數的,是新疆長絨棉,由于氣候、土壤等因素,全中國就只有新疆有出產。
所有人都認為“棉花公主”瘋了,但楊敏德卻根本不為所動,她大筆投入的原因很簡單,只有用*好的棉花,才能制出*好的衣服。
在楊敏德看來,當時新疆過時的機器設備,配不上優秀的新疆長絨棉,簡直是暴殄天物。所以一口氣在烏魯木齊、喀什、阿克蘇、昌吉連開7家棉紡工廠。
出于對新疆棉的熱愛,溢達直溯上游,干脆于1998年在新疆喀什租了3萬畝地,直接開始了自己的種棉花之旅。
依靠新疆棉的高品質,溢達完成了從棉籽到襯衫的垂直布局和戰略升級,溢達發掘了新疆棉,新疆棉也成就了溢達。
2
說起美國制裁的實體清單你想起什么?芯片、華為、光刻機、高端裝備、卡脖子的技術?項莊舞劍而已,意在中國已經或者占據核心優勢的產業,包括紡織工業。
而溢達紡織是什么人呢?亞洲*大的純棉服裝出口商、***紡織工業巨頭,年產成衣1億多套,一秒鐘能制造9件襯衣。
對于這樣的企業,美帝當然不會放過。早在2019年,美國就找到溢達拿強迫勞動說事,溢達說我的工廠基本是全智能化的,找人來強迫勞動不是給自己找損失嗎?
因為不愿和美國糾纏,溢達干脆直接找了一家美國的全球知名審計機構來實地調研。
某機構報告不能睜眼說瞎話,只能說沒發現問題。于是在2020年7月21日,惱羞成怒的美帝,把溢達紡織上了列上美國的實體黑名單。
退出美國的市場、不準在美國做生意、不準接美國服裝企業的訂單。
這對溢達不啻于晴天霹靂。制裁一啟動,瞬間有上千萬件襯衫的訂單被取消,數百萬件成衣變成了庫存。
當時被美帝制裁的多家服裝企業,普遍的營業額直線下跌,負債率飆升到高點。曾經兩次,溢達甚至要申請破產。美國人的條件很簡單,只要你切割新疆棉,生意還會給你做,市場繼續給你開放。
有人勸楊敏德從了吧,或者干脆引進美國的股東,曲線救國。但業界傳出楊敏德的回復是,
“我就是把溢達砸個稀巴爛,也不送給美國人”!
當時的中國紡織業界,有的上市公司受不了壓力,悄悄的賣掉了新疆棉田,有的民營企業丟不起訂單,偷偷的換了原料。
但楊敏德卻單槍匹馬、一騎沖陣、單獨杠上了美帝這個龐然大物。
▲**入新疆種棉花的港商溢達,其棉花田占地遼闊
相對于有的企業被制裁,大打民族工業和悲情牌,溢達卻不叫苦不叫痛,甚至連一聲都沒吭,它就是一路硬鋼。
在川普對發動無差別打擊,全球紡織工業在美帝的淫威下噤若寒蟬、萬馬齊喑之際,只有溢達紡織橫刀立馬、寧折不彎。
而制裁的結果如何呢?2020年,溢達的營業額依然持平2019年、2020年的13億美元,不但工廠訂單爆滿,而且轉產的可水洗使用30次的“十如仕”棉布口罩,也在全世界供不應求,訂單排到6個月后。
口罩用的還是新疆棉,他們卻假裝沒看見。
等當年那些紛紛退去的Tommy 、Polo等品牌,重新找上溢達要服裝面料時,溢達的答復是,你這次來,可不是上次那個價錢了。
溢達這么能打,靠的是什么呢?
3
溢達這么能打,**是專注。這造就了它強大的競爭力。
打開溢達的官網,你其實只能發現兩個要素,一個是新疆,從棉籽到襯衫,另一個就是專一,用*好的產品服務客戶。
楊敏德是麻省理工的本科、哈佛商學院的MBA,又在大投資銀行**波士頓工作過,要說她不懂資本經營是不可能的,然而多年來,溢達一直不上市、不多元,不玩兼并重組、不搞資本運作,不干地產、不造汽車、不入股銀行,就是在埋頭干紡織。
踏踏實實的種棉花、踏踏實實的做軋花、踏踏實實的搞研發、踏踏實實的開工廠、踏踏實實的造衣服。
如果說在制造正裝為主的梭織領域,溢達是巨無霸,其他人還有追趕希望的話,在生產Polo衫和休閑裝為主的針織領域,溢達就是行業的星辰大海。
不要覺得紡織業古老就沒有技術含量,給一塊布料上色,染料、壓力、容器、溫度、工藝、配方,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幾十年的冷板凳功夫,其難度不亞于光刻機。越基礎越簡單的東西反而越難做到**。
溢達在基礎領域的技術儲備和板凳深度已經讓追趕者絕望,無論你挖走多少溢達的骨干、弄走多少溢達的配方、買上多少和溢達一樣的設備,你就是造不出和溢達一樣的產品,面料一經水洗,高下立刻判出。
以至于高端奢華拼品牌要做polo衫時,首要考慮的不是宣傳推廣,而是能不能拿到溢達的產能。
正是這種底氣,業界一直在流傳楊敏德放過的一句話,
“我溢達要是死了,你美國中產的衣服,要掉好幾個檔次”!
溢達這么能打,第二是情懷。這決定了它令人尊重的地位。
楊敏德的外祖父,是庚子賠款的留學生,看到國家的積貧積弱,學成歸國后選擇了做絲綢紡織實業救國,楊敏德則深受其影響,充滿著業界少有的使命感。
這個使命感,在社會層面,是家國情懷。楊敏德因為屬龍,自喻為“龍女”,她把中國比作正在騰飛的東方巨龍,而她自己是巨龍的傳人。
在我們還不夠自信的2003年,身兼麻省理工學院校董、哈佛大學顧問委員的楊敏德就多次在公開場合給國人打氣,怕什么,中國人完全能做世界**。
而在企業層面,則是對員工和社會的善待。楊敏德說,盡管我們不能將富人打壓下去,可我們卻能將窮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上來,紡織工業一點都不光鮮,但卻能帶領許多平凡的人,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
在互聯網大廠基本要對35歲的以上員工趕盡殺絕之際,對體力和精力要求更高的溢達呢?楊梅分廠,員工平均年齡34歲;高明分廠,員工平均年齡達37歲。
正是因為對普通人的尊重,溢達的人才層出不窮。初始學歷是初中畢業、16歲就出來闖蕩的紡織女工張雄顏,一邊上班一邊在溢達的開放大學“深造”,竟然獲得了兩項國家技術專利,車間的墻壁上掛了一溜科技進步獎證書。
溢達因此也成了中國紡織業的黃埔軍校,在中國的色織布企業和大廠的針織部門,核心員工,要么自己來自溢達,要么師傅來自溢達。雖然骨干流失是免不了的現場,很多人出去后就成了公司的競爭者,但溢達幾乎從未和離職高管對簿公堂。
你問溢達為什么能贏?上下同欲者勝。
4
溢達在廣西桂林的其中一條生產線,該廠為外國眾多有名品牌生產男裝恤衫。從外觀看廠房,實在有點舊,但踏入廠房的車衣間,空間很大,看不見盡頭,頂部布滿軌道,未加工及已加工的恤衫,一件一件被吊起,經軌道自動送到下一個工序的部門,而其他部門則有自動車把恤衫或配件運送。至于裁布、車花或字、釘鈕及熨衣等其他工序,皆使用先進機器。廠內有一塊不顯眼,但令人印象深刻的白板,這塊手寫白板貼滿恤衫各部位的完成照片。
負責人指,板的左邊是客人要求的樣板,右邊是他們完成的產品,其標準要高出客人要求,才算過關。不論是管工及工人,可隨時透過平板電腦,查找每件恤衫的“行蹤”。溢達的自動化生產線及現代管理,平均每秒就可生產9件恤衫,每年生產恤衫高達1.1億件,成為全球男裝恤衫生產量*高的廠商。
5
近年不少內地港商因成本增加,紛紛把工廠或部分生產線搬到其他成本較低的地方,如柬埔寨、緬甸及孟加拉等。溢達卻反其道,加大在內地的投資,在桂林的“十如項目”投資額達20億元人民幣。楊敏賢認為,對廠商而言,純粹用價錢去競爭,對品質要求不太高,不追求質素穩定性的話,去這些國家設廠,可能是適合的。
“但對于我們追求高品質,要有長遠發展,不論是生產,或后面采用的技術,優化生產線,中國是有優勢的,不要說龐大市場,從生產角度而言,內地的人才,我覺得其他國家難相比的。”要技術講高品質,人才是關鍵,她指內地能提供大量管理及技術的優質人才,身為全球*大恤衫生產商,大量穩定人手非常重要,對于有指現時廣東省請工人難。
楊敏賢表示難以同意,反而是如何把勞動力轉型。她指過去廣東省的工廠,聘用的工人主要是外省來的,這些人做3年、5年就離開。現在他們反而請的都是當地人,“廣西的本地人口穩定,我們才有意愿去投資去培訓,如果工人5年后就走,我們很難投資去。”
6
桂林的“十如項目”是溢達的標志性項目,不單是紡織及制衣生產線,而且希望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單位。該項目興建5年,預計今年啟用,工廠會采用*高標準的環保設施,目標是做到零排放。同時廠內設有旅游景點及大型會議廳等,作日后教育及交流之用。溢達早已把可持續發展納入公司重要策略,一直以來,紡織及制衣業被視為*大污染者之一,該公司投放龐大資源搞環保是異數。
楊敏賢對于公司積*搞環保,她用了一個“貼地”的例子去說明,“我們在佛山高明的工廠,有2萬員工,我要在這個地方發展業務,都要這2萬員工健康生活,這是直接解釋了為什么我們如此緊張空氣、水質的問題,這些都直接影響我們員工的健康。”她補充,員工健康關乎工廠的生產,而他們廠房投資巨大,不會輕易搬走,因此員工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才可持續發展。高明廠房是溢達*大的生產線,有紡織廠及制衣廠,該廠自設污水處理處、水質凈化中心等,自2000年投放了1.5億港元研發環保技術。
7
自動化設施及現代管理,令溢達的制衣效率*高
她又指廠房的環保設施,往往在法例推出前兩年,自動自覺先做,避免趕不及做而被封廠的風險,“因為頒布法例才做,會趕不來完成,雖然頒布后會有緩沖期,但不是安裝機器就做到,我們要做很多研究才可以做到要求的標準。
8
更新技術適應電商
近年興起的快餐時裝(Fast Fashion),改變了制衣業的生態,楊敏賢表示,相對女裝,做男裝的影響較小,“始終男裝講究舒適及質素,男士未必不停的每一季換裝,跟女裝很不同,Fast Fashion的對象是年輕客,價錢便宜,需要Fashion而不是質素,跟我們做的Segment(層面)不同。”
反而電子商務帶來改變,部分品牌在電商平臺銷售,“存貨量等要配合,跟過去傳統做法不同;亦有些客人不是品牌,而是一個平臺,這類客戶跟傳統的客戶不同,我們都在適應。”她舉例如品牌在亞馬遜(Amazon)平臺銷售,他們生產商需要更新整個流程及技術配合。
9
100年前,我們國弱民貧,只能在街頭燒洋布吶喊,100年后,我們國強民醒,理應挺一下自己的民族工業。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牛人。正真的愛國,不是起哄架秧子的去喊口號燒耐克,甚至欺負自己的同胞,而是要靜下心來,磨練你的專業,做好你的事情,把你的公司,打造成你們行業的溢達和令人尊敬的企業,當無數這樣的公司站出來,我們的底氣那才叫充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