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4月6日,播種機在溫宿縣古勒阿瓦提鄉博斯坦村的棉田里播種棉花。隨著氣溫回升,溫宿縣棉農搶抓農時播種棉花,田地里一片繁忙景象。?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蔡增樂攝
自治區棉麻公司巴楚棉麻站:
信任與合作才是共贏之道
近日,某些國際服裝品牌商發表聲明禁用新疆棉花及相關產品,他們嚴重損害了新疆乃至中國棉花產業聲譽,造成惡劣影響。美西方反華勢力以所謂“強迫勞動”為借口,對有關中國企業采取限制措施,違反國際貿易規則,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徑,我站全體員工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中國以其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成為全球紡織服裝進口企業*為信賴的采購基地,包括新疆在內的中國產紡織服裝受到各國消費者的歡迎。
新疆棉花和紡織行業一直重視保護員工的勞動權益,不斷改善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產品質量,以期為全球服裝及零售品牌提供穩定高效的供應鏈服務。長期以來,來自新疆的棉農、紡織工人等從業者為世界棉紡織行業的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值得受到公正對待。
自治區棉麻公司巴楚棉麻站作為棉花倉儲物流企業,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指定監管倉庫,新疆棉花目標改革倉儲監管庫,多次圓滿完成儲備棉、監管棉的收儲、監管工作,致力于推動新疆棉花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美西方相關組織和機構的粗暴打壓,不僅會直接傷害到產業鏈*脆弱的群體——新疆棉農和紡織工人,還將嚴重損害各國紡織服裝消費者、零售商等的利益,并將*終傷害到世界紡織服裝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穩定繁榮發展。在此,我們呼吁國際紡織服裝品牌商從業界共同利益出發,尊重中國市場,尊重中國消費者,針對關于新疆的無端指責,擦亮眼睛了解事實真相。歡迎全球棉紡織產業鏈各方通過來疆考察、第三方盡責調查等途徑更多地了解新疆棉花產業的真實情況,共同推動產業鏈透明度提升,增進理解與互信。
新疆棉花產業的開放與發展不會因為美西方反華勢力的打壓而終止。我們相信,信任與合作才是共渡難關的橋梁;歷經考驗,才能收獲真正值得信賴的伙伴。相信中國棉花,支持新疆棉花!
烏蘇市昌茂紡織有限責任公司:
新疆棉加油,中國紡織加油
近期,H&M等品牌商以所謂“強迫勞動”問題為由,抵制新疆棉花,這是對我國紡織行業的惡意打壓。我們堅決抵制這種惡意行為。
烏蘇市昌茂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目前生產規模已達到1.36萬頭(相當于環錠紡20萬錠規模),6000頭全自動氣流紡設備為目前世界先進的R66型設備。公司成立10余年來,產品質量不斷提升,被多個知名品牌企業和具有出口資質的服裝企業所接受,產品銷往廣州、常州、浙江一帶,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
我公司有員工200人,是一個由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我公司所有員工都是自愿來公司工作的,公司依法與他們簽訂了勞動合同。在日常生活中,公司尊重員工的生活習慣,為他們準備了浴室、洗衣房和食堂。工作中采取師帶徒、一對一的方式,有經驗的師傅手把手教員工熟練掌握紡織機械操作技能,員工的月工資也從當初的2000元增長到如今的5000元左右。隨著南疆地區的發展,很多我們培養的熟練工到南疆的紡織廠工作,帶動了當地就業。
依托優質的新疆棉花資源,我們生產出了高品質的棉紗,員工收入大幅提高。很多員工從農村山區搬到了城市,買房買車安居樂業。
H&M等企業憑空捏造謊言,暴露了其背后的美西方反華勢力妄圖通過抵制新疆棉花,打壓快速發展的中國紡織業、破壞新疆團結穩定、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的險惡用心。但是,他們打錯了算盤。新疆棉花質優物美,擁有廣闊的市場,抵制新疆棉花的圖謀絕不會得逞,新疆棉加油,中國紡織加油!
4月7日,大型拖拉機在托克遜縣庫米什鎮的一處棉田里平整土地。該縣今年計劃播種棉花7萬余畝,其中庫米什鎮種植6.4萬畝。李靖海攝
4月7日,技術人員在托克遜縣庫米什鎮的一處棉田里對滴灌帶進行更換。李靖海攝
新疆潔白的棉花不容抹黑
麥蓋提縣央塔克鄉
唐努爾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
艾力·伊明
我叫艾力·伊明,是麥蓋提縣央塔克鄉唐努爾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人。我的合作社有4名社員,承包經營了1152 0173 3840畝土地種植棉花。
近日,H&M等國際品牌以所謂“強迫勞動”為由,抵制、詆毀新疆棉花。他們的做法荒謬之*,令人憤慨。我想問一問H&M,你們了解新疆棉花嗎?你們知道種植業合作社是如何生產棉花的嗎?你們知道我們的合作社是如何帶領群眾靠種棉花走上致富路的嗎?
我的父親是鄉里的種棉“秀才”。在父親的影響下,2019年大學畢業后,我回到家鄉種棉花。當年,我們種了450畝棉花,我把學到的高效節水等技術運用到種植管理中,棉花畝產達到427公斤。去年,我創辦了合作社,吸收村里的4名農戶入社,棉花種植面積達到1152 0173 3840畝。去年,我們通過運用無人機管理和機械采摘等現代技術,合作社棉花畝產均達到500公斤以上,人均收入20萬元以上。
H&M,新疆棉花很美,你不配擁有!我們合作社通過科學管理,提高種植技術,采用機械化采棉,哪來的“強迫勞動”?我們用自己的雙手種植棉花、用智慧勤勞致富,H&M等卻肆意詆毀我們,良心何在?
我鄭重聲明,我們一切就業擇業的選擇都是自愿的。每年棉花的采摘季,采棉工給沒有使用采棉機的種植戶摘棉花,平均每人能掙到上萬元。在短期內能掙到這么多錢,人們何樂而不為?我們新疆潔白的棉花,不容任何人抹黑!
用事實戳穿謊言
庫車市哈尼喀塔木鄉棉農
玉山·艾維力
近期,一些國外企業污蔑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宣稱抵制新疆棉花。作為一名種植棉花的棉農,我想用自己的種棉經歷戳穿、駁斥這些謊言。
我叫玉山·艾維力,家住庫車市哈尼喀塔木鄉諾巴什拉木村。我家種植了250畝棉花,每年純收入達40萬元以上。我們家祖祖輩輩都以種棉花為生,我見證了棉花種植從人工播種到機械化播種、從人工采摘到機械化采摘的變化歷程。2000年以前,我們播種和采摘棉花主要靠人工,每年摘棉花的季節,都是我家*熱鬧的時候,摘棉花的短期工人來自天南海北,有漢族,也有維吾爾族,大家比著摘棉花,雖然辛勞,但也快樂。2000年到2016年,播種逐步實現了機械化,但采摘還是靠人工,每年我家要雇30多名工人,支付工錢在16萬元以上。2016年以來,機采棉逐漸普及,我們家現在只需要2名土地管理人員進行日常管理就夠了。我們按管理棉田的畝數給管理人員支付工資,他們對棉田進行施肥、打頂、機采等日常管理,機械化為我們種棉戶節省了不少成本。
我可以拍著胸脯說,從我記事起到現在30多年,我家從來沒有強迫過誰來給我們種地,也沒人強迫我們去種棉花。我家雇的工人,從來都是按勞付酬,根本不存在強迫關系。
我們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掙錢,合理合法,這樣有錯嗎?我們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追求美好的生活,合情合理,這樣有錯嗎?“強迫勞動”的謊言在事實面前必將不攻自破。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