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日,“新疆棉花”一事引得無數國人攥拳,H&M們給出的理由竟然是“新疆棉花供應商涉嫌強迫勞動”,甚至不少帶有偏見的人質疑中國的企業“侵犯人權”。
某些西方人對中國的傳統行業認知得有多淺薄?5G加持下的中國傳統紡織車間已經是什么樣一番景象?
河南這家“人造絲”行業龍頭原料來自新疆
新疆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北冰洋水汽再加冰川融雪,給棉花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新疆長絨棉以其優質的色澤、細度、彈性、纖維長度在高端色織、家紡中拿下了一席之地。
優質長纖維有它們的用武之地,棉殼里剩下的棉短絨也都是寶貝,以其作原料的棉漿可以經過加工變成“人造絲”,而“人造絲”則以其媲美真絲的色澤和質感,成為服裝、裝飾、雨傘等物品的原料,與我們每個人朝夕相處。
早在2011年,“人造絲”行業龍頭——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鄉化纖”)就曾布局新疆,設立全資子公司新疆白鷺纖維有限公司,負責新鄉化纖原材料棉漿的生產,棉漿粕年產能達4萬噸。
2020年6月,新鄉化纖定增募資5.5億引入新疆國資,每年至少從新疆獲取6萬噸棉短絨等原材料供應。
移動5G+AGV小車幫女工承包體力活
3月26日,中新網聯動四地,對新疆百萬畝棉田“無人”機播進行直播,高度機械化作業證明“強迫勞動”根本是子虛烏有。
新鄉化纖紡絲車間是否是這樣的一番場景:紡絲車間擁擠昏暗,機器轟鳴,紡絲女工穿梭期間,不光要人工分揀,還得扛絲推車,累得汗流浹背、體力透支?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隨“千行百業話5G”采訪團走進了新鄉化纖新區五長絲車間,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走進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新區五長絲車間,廠房寬敞明亮,樓下紡絲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122臺紡織機器不斷“吐絲”,絲筒卷繞完畢后,工人只要將它們放到已經等候在旁的“5G+AGV”搬運機器人即可,這些機器人會按照預設的路線,將絲筒送至指定位置。
2020年,新鄉化纖榮獲“2020年河南省智能工廠”稱號,這背后5G功不可沒。
第五長絲車間副主任王健林對河南商報記者介紹,得益于5G的低時延、高傳輸速率,這些機器人的搬運效率至少提高了20%以上。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去年4月,新鄉化纖與新鄉移動簽約,合力打造“新鄉化纖5G+AGV項目”,對新區五長絲車間進行5G智能化升級。
目前,新鄉化纖已經建立并開通了符合商用網標準的移動5G基站,5G網絡實現了全覆蓋,5G加持下的AGV搬運機器人不僅能進行實時通訊,還結合AI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運輸速度和路線的靈活調整,自動躲避障礙物。
“一車絲足足有400斤,車間女同志比較多,5G+AGV機器人投入使用以后*大地減輕了她們的負擔。”王健林說,“5G技術切合了傳統AGV企業基于機器人轉型升級對無線網絡的應用需求,能滿足生產環境下機器人互聯和遠程交互應用需求。”
紡織業自強在于繼續升級產業鏈
此外,據該車間的工作人員介紹,不光是落絲和運絲智能化,將長絲送至樓上車間后,自動分揀線上的機械手臂會根據機器視覺檢測到的長絲情況將長絲進行分揀,按照不同等級打包、貼簽直至入庫。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新鄉化纖在移動辦公、視頻通訊、數據采集等多個領域也已經應用5G,其他車間的5G信息化改造升級也在不斷推進。
“新基建”的浪潮下,數字經濟正在崛起,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5G網絡高速公路的保障下,重塑傳統產業的生產模式,再加上優質生產原料的供應,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正在實現綠色、智能"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的轉變。
微博上格式統一的明星解約熱搜已經反映出多數中國人的態度,李寧上漲的股價也顯示出國貨品牌迎來了新的機遇。中國的紡織業,需要更多下游的強勢品牌,也需要“新鄉化纖”們的繼續升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