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一方面棉花等紡織原材料銳減,價格波動大,棉紡織企業吃不飽;另一方面廢舊布料存量大、利用率不夠。
近年來,不少棉紡織企業面臨如此窘境。但位于阜陽界首高新區北城科技園的一家傳統棉紡織企業依靠科技創新,牽手高校院所,將廢舊布條布角變成了華美布匹,并“犇”向規?;膹U紡產業園。
春雨暫歇,安徽省天助紡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飛更加忙碌。廢舊紡織品再利用項目正在由實驗室搬進生產車間試生產,規模化生產在即。只要一有時間,從事棉紡織30余年的他都會到車間轉上幾圈。看著一堆堆廢舊布條進入開松機,變成結構蓬松、手感柔潤的棉束,再經過開棉、混棉、成卷、紡紗、織布等工藝流程,變成一個個時尚的環保袋,李飛頗感欣慰。
成立于2002年的天助紡織原以棉花初加工、銷售等傳統產業為主,早些年經營紅火。近年來,因工藝流程等方面相對滯后,企業發展一度面臨困境。
“不轉型升級、不創新,只有死路一條?!币庾R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李飛帶領企業實施了功能性紗布研發項目,加快了自動化、智能化步伐。同時,加大與東華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的合作力度,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試驗中心、中試基地,年研發投入在銷售額的3%以上。
當前,包括阜陽在內的全國各地棉花種植面積銳減,紡織行業原材料緊缺已成為常態;與此同時,廢舊紡織品存量巨大,利用遠遠不夠。如何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加快廢舊紡織材料的回收利用,正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急需解決的課題。
在遠赴江西、上海等地考察后,天助紡織決定上馬廢舊棉紡織品再生利用項目。依托東華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的技術資源,企業掛牌成立了安徽省廢舊棉紡織品再生技術及綜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向廢舊布料再生利用領域進軍。
經過一段時間的攻堅,天助紡織已擁有廢舊紡織品再生資源利用方面的各項專利技術36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主持制定了國家標準《廢舊紡織品回收技術規范》一項、行業標準一項,并參與制定國家標準一項。
“我們已經形成了以廢舊紡織品回收、開松、紡紗、再生棉抗菌紗線、織布、再生棉環保袋等為主導的產業鏈,實現了廢舊紡織品閉環循環利用的全產業鏈發展?!崩铒w表示,在這一項目的拉動下,去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
嘗到甜頭的天助紡織有了新的謀劃:進一步延伸廢舊紡織品的產業鏈,打造攀樹繩、吊床、寵物玩具等文旅休閑時尚用品,吸引廢舊紡織品再利用的相關產業集聚,努力打造百億廢紡產業園。
阜陽界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曹偉表示,天助紡織科技的廢舊紡織品再生利用填補了界首在這一領域的空白,豐富了界首再生資源利用產業類型,為界首再生資源產業提檔升級注入了新動力,為縣域經濟跨越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