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棉花種植產業是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終還是得棉花產品的用戶說了算,那么,棉花下游產業要求如何?棉花種植業又該如何應對?大數據如何當好棉產業的“店小二”。
衡量棉花品質主要看纖維長度和斷裂比強度,*理想的品質就是兩個指標都能達到29,就是通常說的“雙29”級棉花。如何滿足紡織企業提出的品質要求?這關系到棉花種植整個環節,**個關鍵就是如何調動棉農種植優質棉的積*性。2019年自治區印發《2019年自治區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與質量掛鉤試點方案》,方案對符合種植面積、棉花品種、質量標準等五大條件的籽棉,給予0.3元/公斤的質量補貼。這無疑是棉農的利好消息,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卻并不容易。
沙灣縣天鷹鑫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扈宏偉說:以前混品種、混垛,就國家補貼來了后,無法落到種植戶頭上,造成好的政策沒辦法精準地,快速地落實下去。
扈宏偉既是2.2萬畝棉花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同時也經營著軋花廠,他*大的困惑就是,優質的棉花和補貼的資金之間,缺少一個紐帶連接。這個缺失的紐帶,大數據公司有解決辦法嗎?
沙灣鄉村振興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鶴嶺說:就像我們這個圖上面所看到的,每一塊地每一個農戶每一個品種,我們單獨都畫的有電子圍欄。
今年大數據公司開發二維碼追溯系統,農閑時間,扈宏偉帶著許多疑問來到大數據公司,他想知道今年棉花包上貼的二維碼,到底能有啥作用。
沙灣鄉村振興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鶴嶺說:二維碼貼到棉包上面,交到咱們棉軋廠,每一個二維碼就做一個垛子,然后單做單加工,這樣子又實現我們品種追溯。
有大數據做支撐的二維碼追溯系統,實現棉花從種子,到種植采收,再到加工的環節,都有一個統一的“身份證”。
沙灣縣宏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學明說:通過這一系列這個過程,我們可完成優質棉花的質量追溯體系,可以使高品質優質的棉花交付到這個紡織廠手中。
這種二維碼追溯系統,不僅補上用棉企業的質量追溯短板,在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也實現誰家種了優質棉花,誰家就能獲得每公斤3毛錢的質量補貼,形成優棉優價的市場氛圍。
沙灣縣天鷹鑫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扈宏偉說:按我們平均產量400公斤算,每公斤補3毛錢,0.3×400=120塊錢,這120塊錢就能精準地落實國家的項目政策,拿到農戶手里,為農民增收致富打了很好的基礎。
目前沙灣縣已初步形成由政府主導,大數據運營企業、種植戶、制種企業、農機合作社、棉花加工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的棉花品質追溯體系。有大數據做支撐,補貼政策資金與農戶有了精準連接的紐帶,像扈宏偉這些種棉大戶、合作社也就吃了定心丸。這幾天,扈宏偉的合作社與沙灣鄉村振興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簽訂一份棉花加工協議。
沙灣縣天鷹鑫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扈宏偉說:依據紗廠需求,我們調出相應的種子,通過大數據,然后交給我們的農戶統一種植,這樣做到棉花產業供需對接的一個精準對接。不盲目種植,需要什么品質的棉花,我們種什么品質的。
目前經過1年多時間運行,沙灣縣鄉村振興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與10多家優質的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簽約,棉田面積超過10萬畝。
大數據為棉農節本、幫棉花提質、*終實現棉花產業的增效。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大數據,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棉花產業的參與者,大家逐漸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一個“優”字,優良的種子,優化的種植管理模式,優質的棉產品,以“優”為目標,大數據服務棉花產業的探索,對于我縣棉花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和示范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