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CNN報道截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以兩個難道駁斥:美方通過施壓、制裁等手段打壓新疆企業,是要在新疆制造“強制失業”、“強制貧困”嗎?
資料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統計顯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占中國棉花產量的三分之一,在國內甚至世界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已深深融入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紡織服裝供應鏈中,要從中國進口沒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參與的紡織品,幾乎是不可能的,全球一些知名的服裝品牌都在使用新疆棉,根據服裝行業監督組織工人權利聯盟(WRC)預估,美國每年進口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產棉花的服裝高達5億多件,頒布新疆棉禁令,可能會對依賴從中國進口棉花及棉紡制品的美國公司造成重大影響;更何況如何檢驗紡織成品中的新疆棉含量,操作之難,成本之高更是頗受爭議。
拜登(資料圖)
美國政府長期炒作涉疆議題,美方7月曾把“與新疆侵犯人權有關”的昌吉溢達紡織、和田泰達服飾、南京新一棉紡織等多家中國紡織企業列入被制裁實體清單,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不能從美國企業購買零部件。
▲ 美國商務部網站截圖(翻譯版)
9月美國計劃頒布“新疆棉花禁令”,后因美國服裝制造供應商爭辯需要更多時間,關閉供應鏈以排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后期限又延長到11月30日,現如今又搬出“強制勞動”的借口來加大對中國棉花產業的打壓。拜登入主白宮大局已定,在特朗普*后的任期內,繼續對中國施壓,使拜登緩和中美貿易關系面臨挑戰。
社交平臺評論
禁令對棉花市場影響幾何?
01
頒布新疆棉禁令時間微妙。美國計劃頒布新疆棉禁令之前已有消息,目前重提,對棉價的沖擊已沒有之前大。但是之前擱置的新疆棉禁令在中國新疆棉輪入啟動的**周頒布實在微妙,不由令人聯想萬千。新疆棉輪入對棉價有一定支撐,近日啟動的新疆棉輪入因內外棉價差原因,已于12月1日暫停。
棉價關乎年底前以及明年開春行情預期,特朗普政府選擇此時下狠手,對國內棉花及紡織行情預期影響較大。新疆棉禁令引發鄭棉下跌,12月3日,鄭棉1月合約結算價14360跌100,5月14410跌125,9月14565跌145,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128B級為14569元/噸,跌13元/噸。國家有意通過收儲政策保護新疆棉以及紡織市場,若制裁落地或者制裁范圍擴大,收儲力度或將提高。
02
對美棉反制。近兩年,因中美摩擦不斷,中美貿易雙邊貿易額不斷下降。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美國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588.7億美元,下降15.3%。美國這幾年一意孤行,破壞中美經貿關系,也影響了美國自己的經濟發展。
數據來源:美國商務部
我國已減少美棉進口,中國已成為澳大利亞棉花的*大買家,買走澳大利亞65%的棉花。
法新社報道截圖
此前澳洲媒體報道,中國的紡織廠被要求,不要進口澳大利亞的棉花。如果非要進口,就削減配額,并按40%的稅率繳納關稅。有澳棉前例,如果美國一意孤行,我國未來以減少美棉進口來進行反制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中國限制進口美棉反制新疆棉禁令,美國的棉花產業將受到嚴重沖擊,中國或將加大美棉外其它外棉的采購力度,或將利好美棉之外的棉花和棉制品。
03
新疆棉禁令對行業的影響短期內不會消除。美國禁止進口新疆棉及紡織品的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據悉一些大型跨國企業的訂單已經要求不使用新疆棉,以規避后期的不確定性風險。從棉紡下游的情況來看,因限制使用新疆棉的影響,加劇了市場人士的擔憂,加上進口紗性價比較高,進口紗需求有所擴大,一定程度上擠占了新疆棉制品的市場,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對使用新疆棉造成較大影響,而且短期內這種影響不會消除,建議企業趁早做好應對準備。
展望后市,目前棉紡織品價格回落,利潤下降,下游暫時對高棉價承受能力有限,且新疆棉禁令對市場心態的影響面較大,短期內棉花價格走勢不樂觀。但長期來看,今年新棉收購成本較高,且有新疆棉輪入支撐,對棉價走勢不宜太悲觀,紡織企業或可在低位買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