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一直堅持引導技術潮流和創新,展示*前沿的智能制造新產品與新應用,為全球紡織機械制造廠商提供機遇,助力我國由紡織制造大國向紡織制造強國轉型。
目前,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相關籌備工作推進有序,展位分配工作已基本完成。從報名參展的企業類型來看,染整、印花及非織造設備等領域的企業表現突出,這契合了我國及亞洲地區紡織產業轉型的需要。此外,圍繞紡織產業智能化相關的自動化控制、軟件系統集成、信息、物流等產品技術目前已與紡機主機、紡織工藝實現了緊密結合,將為行業帶來更多系統解決方案,助力產業鏈競爭力的持續提升;上屆開始的研究與創新專區本屆會有更多的院校參與進來,眾多新技術成果的展示將會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裝備、工藝技術的創新服務能力。值得關注的還有非織造裝備展出規模和展出實力有明顯增長,也反映了市場需求的變化方向。
?今年的疫情帶動了個人防護設備如消毒濕巾等產品的巨大需求,同時市場的消費理念、經濟發展結構都在發生巨大轉變,非織造產業、產業用紡織品正在把握機遇,不斷完善產品供給,加快拓展在醫療衛生、健康養老、土工建筑、農業、過濾、汽車等領域的應用空間。
2020年前三季度,產業用行業表現亮眼,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2323.03億元和285.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95%和240.07%,利潤空間讓人羨慕。此外,我國熔噴生產線臺數從2019年200臺增長到2020年的5000臺,熔噴織造布產能從2019年10萬噸增長到2020年200萬噸。非織造機械產業活力在疫情中被進一步激發出來。
疫情期間,非織造布裝備企業苦練內功,成果豐碩。中國石化與國機恒天攜手建設的儀征化纖的熔噴布項目,共涉及22類設備,除緊急采購的1臺進口風機外,從核心設備熔噴頭到普通螺栓、配件全部為國內緊急制造,國產化率達95%以上。中國紡織科學技術有限公司、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擔的“新型高速紡熔復合非織造布生產線及工藝技術”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疫情考驗中快速成長的非織造布設備生產企業對消費端的訴求、對自身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設備的穩定性、自動化、連續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也得到了更多歷練,特別是在智能化全流程生產、數字化監控管控系統以及基于機器視覺的非織造布質量在線監測和檢測系統方面都在進行積*的摸索與嘗試。2021年,預計個人防護與衛生用品市場仍將持續增速,同時互聯網以及多種新興營銷渠道快速崛起,各種新技術和新應用風生水起,全球非織造材料市場將依舊熱度不減。
如此強勁的市場需求推動之下,作為后疫情時代全球紡織機械領域重要的展覽展示平臺, 2021年6月即將舉辦的紡機聯合展變得備受矚目。2020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將于2021年6月12-1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主辦方表示,本屆紡機聯合展作為后疫情期的紡織機械全球大展,將匯聚全球業界創新理念與產業應用技術,為整個紡織產業鏈上下游的用戶搭建良好的交流、對接平臺,供需雙方在感受市場熱情的同時,將合力探索產業新定位,尋覓轉型新方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