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說起國際產業轉移,它是全球化和產業分工的結果。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國際產業轉移之路由日本,到亞洲四小龍,再到中國,它就像一扇財富的窗戶,總會在特定的時機為某些國家打開。而談起下一個產業轉移的目的地,有一個繞不過的東南亞國家:越南。
一直以來,越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個屌絲形象,然而這些年,越南卻一直在悶聲發大財。這個毗鄰中國的東南亞國家,近年來保持6%以上的經濟增長,已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炙手可熱的目的地。
貿易額達5170億美元,越南成為國際生產商“香餑餑”
越南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2019年越南的貿易總額達到5170億美元,幾乎是其GDP的2倍。其中,越南的鞋業、服裝、針織等產品都有較為強勁的出口增長,這些之前都是中國工廠*常生產的產品。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與中國這個“巨無霸”相比,越南體量太小了。即便是這些中低端產業,越南的規模也是不如中國的,只不過它的發展很快,與中國出現了此消彼長的態勢。
從數據來看,2019年越南鞋業出口達182億美元,僅次于中國;越南的服裝出口額已突破300億美元,超過孟加拉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
尤其在中美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越南還承接了美國從中國轉移的大部分訂單。到2019年二季度,美國在從中國減少的310億美元進口商品中,越南就吸收了140億美元,幾乎吃掉了一半。
需要指出的是,外部環境惡化只不過加速了部分產業轉移到越南的步伐,實際上這個轉移在更早前就發生了。比如2009年,耐克在越南代工廠的產能已經完成了對中國的超越。如今,耐克、阿迪達斯50%產自越南,而產自中國的只有20%。
近年來,越南已經成為國際生產商眼中的香餑餑,僅2019年,外國投資商在越南的投資總額達380億美元,創下十年來新高。
不只是中低端產業,現在越南同樣有承接一些高端制造業。近兩年來,宣布在越南投資建廠的企業不在少數,除了優衣庫、孩之寶、健盛集團等涉及服裝鞋業的公司,還包括英特爾、三星、夏普,中國的歌爾聲學、立訊精密等涉及芯片、手機、屏幕的科技公司均宣布在越南投資建廠。
比如三星,其已經將幾乎所有手機產能從中國搬到了越南,2018年三星賣的手機有50%是在越南生產的,而電子產品的三分之一在越南生產;2019年歌爾聲學在越南的工業區投資了2.6億美元;現在的越南正力圖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的新制造中心。可以說,越南正在走中國曾經走過的路。
面對產業轉移,中國或有三大應對之策
當然,只有一個越南肯定不是中國制造的對手。不過我們也要知道,近年來,美日印澳等國嚷嚷著要構建名為“經濟繁榮網絡”的排他性國際產業聯盟;而且除了越南,還有東南亞其它國家、印度等潛在的產業轉移目的地,因此,我們也應該未雨綢繆,做好應對之策。
**,*重要的是產業升級。當初國際產業向中國轉移時,日本、亞洲四小龍都進行了產業升級,保持制造業競爭力,所以產業升級同樣是中國必經之路。實際上,近年來中國已經在行動了,比如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加大對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投入。
其次,積*擴大對外開放。中國是擁有14億人口的全球*大單一國家市場,這是大多數國際生產商不能忽視的“大蛋糕”。所以,擴大對外開放,國際生產商不會輕易將產業轉移出中國的同時,甚至加大在華投資。事實上中國正成為跨國投資的“避風港”,今年前9月吸引外資超1000億美元,實現“轉正”。
此外,加強與各國的經貿合作。中國抗擊疫情的階段性勝利一定程度上鞏固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在全球貿易萎縮的當下,中國“一枝獨秀”,今年前9個月,中國外貿同比增長0.7%;如今中國經濟已恢復增長,加強與各國的經貿合作不僅能夠讓它們搭上中國經濟的“順風車”,也能更進一步提高中國制造市場份額。
所以,這樣下來,將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不僅能夠鞏固中國的“全球制造中心”地位,在未來面對*糟糕的情況時也能更有底氣。
來源:金十數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