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紡織行業漲價背后有著大量的
炒作和囤積現象?!
“國慶一回來,整個紡織圈就亂了套了。上游的棉花、棉紗等所有原材料飛速上漲,**一個價。”石家莊維寶萊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邢偉奇表示。
由于紡織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大量貿易商采取“高報價、低成交”的策略,捂盤不賣,待價而沽,甚至選擇毀約;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進口紗也處于不報價的“封盤”狀態。為保證生產交貨,一場“搶布潮”也在紡織行業內拉開了帷幕。
原料價格暴漲,“搶布潮”洶涌
浙江紹興一家紡紗企業負責人鐘濤表示,棉紗行業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堪稱“冰火兩重天”,“上半年公司幾乎快要倒閉了,而現在卻忙得腳挨不著地,所有客戶都在催布,每家紡紗廠、印染廠、坯布廠都被堵得死死的,全行業上下都在搶購。”
據生意社統計數據,2020年4月-9月,國內皮棉價格整體保持上漲趨勢,國內皮棉累計上漲1811元/噸,漲幅16.31%。但進入10月后,棉價漲幅陡然加速,截止10月23日,國內皮棉現貨市場均價報14643元/噸,較10月1日價格上漲152 0173 38405元/噸。
在紗線上,受“金九銀十”以及棉花價格帶動,棉紗價格較節前上漲3000元/噸,高支紗60支價格較節前上漲4000元/噸。
截至10月23日,C32S紗線價格達到23030元/噸,與9月底相比漲了4500元。
“封盤不報價”:炒作與囤貨
鐘濤指出,今年新疆棉花價格的上漲源自籽棉搶購大戰,由于軋花廠的棉花加工能力不斷增加,新疆棉花加工能力相對過剩,但棉花資源相對有限,這導致了不少棉農都保持惜售籽棉的心態,軋花廠為了保證今年的收購量,只能硬著頭皮抬價收購。
棉紡行業存在著嚴重的“封盤不報價”和囤貨現象。一方面,由于價格快速上漲,大量貿易商普遍采取“高報價、低成交”的策略,捂盤不賣,待價而沽;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大,很多進口商在賭人民幣升值, 因此進口紗目前基本上也處于不報價的“封盤”狀態,人為造成了“缺貨”現象。
有業內人士透露,有些棉花/棉紗貿易商,在鼓動同行“封盤不報價”的同時,自己卻在悄悄地銷售庫存的棉花和棉紗,而且數量不小。
雖然國內外訂單大幅好轉,棉紡廠生產明顯加速,然而,此前在市場悲觀預期下的去庫存導致大多數企業的庫存水平很低,原材料的漲價加劇了企業的恐慌心理,趕交期的企業則更為急迫,為了保證生產,哪怕還有庫存,紡織企業也紛紛開始搶布、囤布。
利潤遭擠壓,紡織企業進退兩難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這樣一輪波及眾多品類的漲價潮,紡織產業鏈無論上游還是下游,企業似乎大都高興不起來,反而大量企業憂慮重重,甚至苦不堪言。
“如果原料價格再上漲,那么,紡紗廠就會面對‘紡一噸紗就虧一千元’的尷尬局面,長此以往,有的工廠就只能關閉部分生產車間。”鐘濤說。
主要從事印染的孫莉楠也為原材料的漲價而苦惱不已,她所在的企業正處于收縮之中,可能會減產,并控制接單,“我們買完坯布再去做印染,現在紗線、坯布都在大幅漲價,我們面臨著成本上漲的問題,這部分上漲的成本想全部轉移給消費者是很困難的,只能轉移一部分,剩下的肯定要我們印染企業來承擔。我們這個行業利潤一直都很微薄,原材料漲價擠壓了大部分利潤,結匯時人民幣再一升值,就什么都沒了。不像服裝企業,他們利潤稍高些,可能還能扛得住。”
邢偉奇顯然不能認同這一說法,“上游原材料價格太高了,但下游的面料、服裝這塊的價格活躍度遠遠比不上上游,棉紗、印染等成本一直在升高,加工廠非常難干。”
他指出,盡管近期市場有所回暖,但外貿市場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好,他預計全年的訂單將會比往年減少1/3。
一位紡織行業人士指出,隨著原料、棉紗布、面料價格的暴漲,紡織品服裝出口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目前國外品牌商、零售商大多不接受紡服企業、外貿公司上調報價,原料、紗布的上漲很難傳遞到終端訂單,外向型企業承受能力比較有限,因此要么“棄單”,要么獨自消化棉花、棉紗等上漲的成本,無論做哪一種選擇,生產企業都很痛苦。
其次,8、9月份,不少企業接到歐美等市場感恩節、圣誕節訂單或者“雙11”的內銷訂單,棉花、棉紗布等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利潤明顯縮水甚至陷入虧損,這部分訂單很可能無法執行,紡服企業在執行合同還是與采購商協商解約、違約間備受煎熬。
疫情第二波來襲,更是謹小慎微
*近天氣轉涼,各種流行病到了爆發的時機,新冠疫情在全球刮起了第二波肆虐的風波,國外尤其是歐洲各國又陷入被疫情支配的恐慌之中。
原本因為即將到來的圣誕節,國外貿易訂單開始了集中下達的樣子,不少紡織老板都覺得今年為數不多賺錢的終于來了,但是誰曾想隨著疫情的二次爆發,延期甚至取消的訂單開始出現。
款項到不了位,周期被拉長,生產線上又不能沒人等等問題都讓老板覺得頭疼不已,讓本來能賺的錢又變少了,所以即使面對著到手的訂單都有不少老板還在猶豫、還在觀望,不知道到底接單好,還是不接比較好。
匯率漲漲跌跌一直是紡織外貿人心中的痛,如果結匯的時間點把握的好,就可能賺到一筆,而若把握不好,就有可能白白損失一筆,一位做外貿的布老板表示:“ 好多出口企業接到的訂單都排到年底甚至明年了,價格都鎖定了。若稍微不慎,很可能就是白干了!”
若真的稍有不慎,人民幣匯率上漲,對于剛剛接到了大量外貿訂單的布老板來說,簡直是左右為難,該不該漲價也是令人發思的問題?
一方面,如果漲價客戶不接受,那么,很可能轉移到其他沒有漲價的供應商那里去了,現在的價格戰十分激烈,很多企業因疫情打擊而訂單減少,都想搶奪這些“稀缺”的訂單以彌補上半年的損失。
另外一方面,*近原料開始漲價,再加上匯率跌宕起伏,如果不漲價,那么,這部分微薄的利潤也被匯率和原料的漲價吃掉,*終很可能就是白干了!
今年對于紡織業來說,真的太折磨人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