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近,美國公司起訴特朗普政府要求退還對中國商品征收的特別稅的新聞鋪天蓋地。很多網友都表示,這是特朗普的做法連美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據美國媒體報道,過去幾周,約3500家美國公司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美國政府,要求法院裁決美政府依據美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非法”,并退還企業繳納的相應稅金。
訴訟主要針對美政府2018年9月和2019年9月對總價值3000多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這次訴訟的美國企業中既包括服裝制造商拉夫勞倫和安泰勒,還包括特斯拉、福特、沃爾沃美國公司等車企,塔吉特、家得寶、沃爾格林等美國大型零售商,以及科技企業思科等,覆蓋眾多行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這些公司在起訴書中要求美國政府改變單方面關稅政策,指出美政府加征這兩輪關稅的時間,已超出美國法律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在“301調查”結束后12個月內采取行動的期限,同時未能遵循相關行政程序,包括未能給予利益攸關方足夠機會發表意見、做出關稅決策時未充分考慮相關因素、未明確解釋其決策理由等。
那么,美國企業為何集體起訴美國政府呢?
其實就是美國企業扛不住了。因為對美國企業來講,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本身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美國企業特斯拉就表示,美國政府對特斯拉從中國進口的部分零部件征稅不合法,對這些特定零部件加征關稅會增加成本,影響公司盈利能力,對特斯拉造成嚴重經濟損害;沃爾瑪表示,美國政府如果繼續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話,將使美國減少200萬個工作崗位,每個家庭平均損失2000美元;沃爾格林表示中國商品很好,但真的不想支付更高的稅了……
來自美國的非盈利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到9月24日,美國已經因為對中國加征關稅損失了594.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47億元)。
再者,中國市場是一塊“肥肉”,任何一家美國企業都不希望失去它。
美國《福布斯》雜志刊文指出,“對‘美國制造’而言,中國是*具潛力、增長*快的市場”。去年,中國為全球貢獻了33%的經濟增長,美國只貢獻了11%。多數美國企業認為,中國國內消費和日益龐大且富裕的中等收入群體是它們發展的*大機遇。沒有哪家美企愿意放棄中國市場以及14億潛在客戶。況且,美國人的儲蓄率今年4月上升到了創紀錄的33%,高企的失業率也讓人擔憂。因此,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市場。讓美企感到幸運的是:疫情過后,中國人的購買力并沒有下降太多。上海的迪士尼樂園恢復營業后非常熱鬧,而在大洋彼岸,美國人也依舊熱衷于購買因為含有“中國制造”組件而便宜的產品。
如今3500多家美國企業的狀告,讓我們看到資本是沒有國界的,產業資本奔走全球追求利益*大化是其基本動力。美國總統歷來對產業資本優待有加,并且加以青睞。上世紀50年代,通用汽車公司的董事長查理·威爾遜——后來的艾森豪威爾政府國防部長,曾經有一句名言:“對通用公司有利的事,即對國家有利。”美國產業資本家在中美貿易戰中備受煎熬后,正集聚起來,挑戰不符合本階層利益訴求的總統。
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的企業站出來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特立獨行的特朗普通過匪夷所思的抗疫策略搞垮了美國國內,中美貿易摩擦搞亂了美國的國外市場,在余下的一個月里他還能無視產業資本家的利益嗎?
面對美國加征關稅的事情,世界貿易組織(WTO)9月15日裁定,根據該組織的規則,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是非法的。世貿小組委員會認為,美國兩年前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額外關稅違反了國際貿易原則,其中一條要求世貿成員國對組織內貿易伙伴征收相同的關稅稅率。
過去兩年中,特朗普曾經四次對中國商品征收額外關稅,涉及商品總價值約為5500億美元。2018年美國先后對價值500億和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25%的額外關稅。2019年,特朗普又宣布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15%的額外關稅。
2020年1月中美兩國談判并簽署了“**階段”貿易協議,美方對12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的加征關稅從15%下調為7.5%。
2018年美國向中國征收的額外關稅
(圖片來源: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中國于2018年即對美國有關做法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同時,對美產品采取對等措施。
美對裁決不滿
WTO專家組:裁決保護成員貿易權
路透社稱,特朗普表示自己并不了解WTO的裁決,但表示會“做點什么”。“我并沒有看到這個消息,如果這是真的,我或許會做點什么。我現在可以告訴你們的是,我一直都不欣賞WTO。或許他們幫了我一個大忙。”
專家擔憂,這個判決結果可能會促成特朗普宣布退出WTO,或要求WTO改革。曾任職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的塞庫塔表示:“這個判決讓美國政府有機會批評WTO的機制。”
WTO委員會建議美國調整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確保該行為符合WTO的規定與美國身為成員國的職責。不過委員會也鼓勵中美兩國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
每日話題
在愈來愈多美國企業的施壓下,中美貿易摩擦*終會走向何方?請在留言區評論。
來源:中國紗線網整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水皮,轉載請注明中國紗線網公眾號(ID:newyarn)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