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拼布是一種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的布藝表現形式。對于大眾來說,拼布也許是個陌生的名詞,但是拼布做成的物品卻隨處可見,小到一塊手絹,大到家居裝飾,拼布早已和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
拼布文化源于生活,從傳統中走來,在不斷的傳承創新中,實現了由功能性表達到藝術性表達的轉變,成為一種時尚藝術潮流。如今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拼布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和藝術門類。在我國,拼布藝術也逐漸興起,涌現了許多拼布愛好者和研究者,拼布產業初步有了一定規模。
柯橋依托得天獨厚的紡織產業集聚地優勢,近年來通過舉辦拼布創意設計大賽、召開國際研討會、開設高研班等互動交流活動,不斷培育和壯大拼布產業,以富含文化和創意的拼布藝術持續煥發傳統紡織創新活力,助力柯橋向時尚策源地蛻變。
從無到有,“拼”出教、學、研、產一體化
從功能性物品到高雅藝術、從傳統到當代、從家用到商用,時至今日,拼布藝術已經在不同領域之間搭建起橋梁。柯橋作為國內發展拼布產業的優勢地區,在政府、高校、協會、企業等多方合力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拼布產業鏈體系。
自2015年起,每逢金秋10月,柯橋都會舉辦中國拼布創意設計大賽、國際拼布學術研討會,目前已成功舉辦5屆,形成了良好的拼布文化氛圍。“賽事的舉辦一方面為廣大手工文化愛好者和從業者搭建了一個拼布創意設計交流、學習、競爭、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旨在挖掘培養國內拼布藝術設計的新生力量,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拼布文化,促進國內拼布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浙江省拼布協會執行會長、紹興大師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鐵剛表示,雖有疫情影響,今年第六屆中國拼布創意設計大賽仍已如期啟動,希望通過持續的賽事活動不斷提高中國拼布創意設計整體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拼布藝術的國際影響力。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延伸拼布產業鏈,構建并完善拼布教、學、研、產體系,由楊鐵剛和眾多拼布愛好者發起組建的浙江民藝拼布博物館于5月在柯橋蘭亭開館。博物館匯集國內外拼布藝術作品600余件,以拼布、拼布壁掛、拼布家居為主要特色,具有現代的審美情趣以及文化、商業和美學價值。
被面
其中,之江“拼布+”設計教學研發中心作為博物館一大亮點,架起了教學、科研通向實用實踐的橋梁。“打造集研究、生產、銷售、展示、教學為一體的拼布產業鏈是我和團隊努力的方向。”楊鐵剛告訴記者,目前他注冊了拼布產品品牌,名為“衲布”,正著手構建一個國內拼布愛好者的線上交易平臺,打通拼布產業的*后環節,以實現產業鏈的暢通循環,“將拼布產品通過淘寶、手機小程序等渠道進行線上銷售是**步,未來還將開啟直播帶貨,讓拼布藝術真正走進大眾生活,提高生活品位。”
“布”+創意,推動柯橋紡織時尚轉型
化平凡為神奇是拼布藝術的魅力所在,作為紡織藝術設計的獨特載體,拼布強調個性、時尚、環保,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產業與藝術的結合點。依托柯橋中國輕紡城的面料優勢,把柯橋打造成國內拼布產業的基地和中心,讓拼布藝術與柯橋紡織產業深度交織,有助于提升柯橋紡織品的整體附加值,增強市場吸引力與時尚**力,從而推動柯橋紡織向時尚創意轉型升級。
作為拼布藝術產品的基礎元素,拼布之“布”以崇尚自然的棉、麻為主,同時,面料在品質、節能環保及對身體保護方面均有一定要求。隨著拼布產業的發展,拼布面料的個性化需求也將促使柯橋紡織企業加大對“科技、時尚、綠色”面料的研發與投入,進而豐富柯橋面料的內涵與價值,提升時尚競爭力。
與此同時,拼布作為一項文化創意產業,是藝術和紡織的集合創新。近年來,國際時裝周的主流品牌作品中不乏拼布元素的存在,甚至成為某些作品的主打風格。“將拼布元素融入面料設計、服裝設計,通過舉辦拼布服裝設計大賽、拼布服裝秀等活動,匯聚產業界和創意界的創新力量,引導紡織服裝企業轉型,這將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楊鐵剛說道。
創意
做好拼布產業文章,為柯橋的紡織面料賦予無窮的時尚創意,*終以拼布藝術產品的形式呈現,不失為一種提高傳統紡織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拼布小課堂
拼布起源于13—14世紀的歐洲大陸,為了抵御寒流的侵襲,人們使用拼縫連接的方式制作了許多棉被褥覆蓋在床上,這時的拼布只有實用這一個功能。16世紀,法國人將拼布用作襯裙,其后,印度的袈裟、日本的繼接、中國的百衲衣都是受到了這一啟發,讓拼布有了更廣泛的應用領域。
拼布真正進入全盛期,和美國在20世紀倡導的“纖維藝術”、婦女解放運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各個流派的藝術家以布為墨、以針為筆,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拼布藝術,使拼布擺脫了“貧窮生活的輔助者”角色,走上了真正的藝術道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